【專欄】溪仔口南仁山生態保護區與阿郎貳步道

墾丁國家公園成立36年來,僅龍坑及南仁山生態保護區開放民眾申請進入,2019年3月28日過後首度開放兩處東海岸秘境「溪仔口」及「鼻頭草原」,需要上線開放申請,原始秀麗的海岸線風光,也被盛讚「遠勝阿朗壹古道(琅嶠卑南古道)。」爾後,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分南仁山、溪仔口、鼻頭草原3條路線。後兩者祕境都在南仁山保護區東南隅,墾管處經過近兩年的探勘及規劃,設計出這兩條全新的生態旅遊路線。比照原有的龍坑及南仁山保護區總量管制作法,溪仔口總量管制每日120人,解說導覽費用為每團(10人)3600元;鼻頭草原總量管制每日200人,解說導覽費用每團(10人)1800元,遊客需事先於墾管處官網預約申請入園及聘請導覽解說員,每日上午08:00〜8:30、下午13:30〜14:00準時出團。在聖誕假期我們完成鼻頭草原與溪仔口這兩條路線,皆位在台灣東南角陲地的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內。

溪仔口是屏169公路盡頭小海灣,與牡丹鄉旭海村的琅嶠—卑南道(舊稱阿塱壹古道)同列台灣唯二沒有公路的海岸線,溪仔口海岸有礫灘及珊瑚礁景色絕美,居民戲稱「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沒有人」,人煙稀少宛如世外桃源,海灣景色秀麗。

「溪仔口」位於滿州鄉屏169縣道盡頭,1975年,原名「佳洛水」的滿州鄉風景區,經當時的蔣經國行政院長改名為「佳樂水」而聲名大噪、遊客驟增,滿州鄉公所為吸引更多遊客而開闢屏169縣道直抵山海瀑上方。但後來因遊客安全顧慮而未開放瀑布上方景點,卻方便了溪仔口班哨的海巡站官兵。海巡署班哨為了運補及出入方便,在屏169鄉道約6.2公里處開了一條下坡的岔路,過了五個髮夾彎直下溪仔口溪的出海口。

「溪仔口溪」是斯卡羅族豬朥脨社,今滿州鄉里德村,後山重要的淡水資源,族人自古便借道這條溪流,往來東海岸狩獵和捕魚﹔而部分族人也利用這條溪徑,北遷尋找新墾地,謀求更好的生活。而根據劉還月老師於2016〜2018年田野調查時發現,這段屬於琅嶠—卑南道的部分路段,不僅是移民、狩獵、捕魚之路,更與滿州地區住民口中的「巴丹祖」、「山後鳥」(灰面鵟鷹)的傳說有密切的關係。這段奇岩異石磊立、累累圓礫滾動、山風唱和著海濤的海岸線,行走其間,彷彿來到世界的盡頭。

我們一行八人,援例從里德社區協會出發到溪仔口七公里多,需換協會安排的接駁車,走產業道路,上山下坡,拐左轉右,急轉九彎十八拐等等狀況到達屏169鄉道盡頭,走下山前,先走多林相原始森林步道,直下到溪仔口。從溪仔口步行到烏鼻頭海岸,回程循原路回到起點,來回4.6公里,往返9.2公里需3〜3.5小時。

在接駁車最終站 ,就開始徒步出發,首先自高處眺望溪仔口海岸線,也就是名不虛傳的「阿朗貳」,跟「阿朗壹」有一點神似,但更美。起點有小小的藍色屋頂,是國軍海軍陸戰隊駐守基地,1993年改為海巡署駐守,在莫蘭迪颱風侵襲後,撤哨後就閒置至今。


自高處眺望溪仔口海岸線,也就是名不虛傳的「阿朗貳」,跟「阿朗壹」有一點神似,但更美。圖/陳順勝
在前半段林道裡,可欣賞在地常見的植物,如全台僅溪仔口與蘭嶼才有的海岸植物「穗花樹蘭」,或是古人曬乾用來刷鍋子的蕨類植物「海金沙」等,一路認識植物生態後,當海浪聲傳入耳中,也來到了溪仔口溪與太平洋的出海口。從居高點往下走原始森林步道,沿途阿如解說員一路介紹人文歷史背景,生態動植物;譬如鵝掌柴,又名鴨母樹、江某、七加皮,五加科鵝掌柴屬的植物,花淡黃色,難辨雌雄,民間俗稱「公母」,(江某);長花九頭獅子草俗名山藍,是四種藍染植物山藍、木藍、蓼藍、菘藍中的一種;山牡丹,多用途的藥用植物;菜欒藤;蟲屎;血桐,別稱流血桐、毛桐等,為大戟科血桐屬植物受損流出的樹液經氧化後會轉變成血紅色,故而得名;月桃花;紫花長穗木;月桃花……台灣長蝸牛;班卡拉蝸牛……等等,解說員阿如幽默風趣,「聳擱有力」,受益非淺。


長花九頭獅子草俗名山藍,是四種藍染植物山藍、木藍、蓼藍、菘藍中的一種。圖/陳順勝

下到最後的「小紅橋」,也就是溪仔口溪的出海處,從入口開始進入海濱的砂石地,不再有林蔭或植物遮陽了。從出海口到海岸,右邊海的盡頭的山崖背是有名的佳樂水,我們要往左邊的烏鼻頭海岸。沿著海岸線而行,一開始砂岩錯落的海岸,延續前一天我們去的「鼻頭草原」風采。海天一際。接著一大片的「蜂窩岩」。岩石經風化侵蝕而形成,凹洞是因海水及寄居生物或有機物積水產生有機酸,逐漸使岩石溶蝕形成孔洞,而像蜂窩一樣。由於地質較為脆弱,絕對不要踩踏在蜂窩岩上,以免破壞自然景觀。還有因砂岩經海水侵蝕造成節理,切割成豆腐塊狀的「豆腐岩」。會路經有長型的岩石沙礫,因海水侵蝕而形成凹凸岩形。解說員不斷告訴我們,那裏是適合個人照或團體合照的地點。


「蜂窩岩」是經風化侵蝕而形成,凹洞是因海水及寄居生物或有機物積水產生有機酸,逐漸使岩石溶蝕形成孔洞,而像蜂窩一樣。由於地質較為脆弱,絕對不要踩踏在蜂窩岩上,以免破壞自然景觀。圖/陳順勝


因砂岩經海水侵蝕造成節理,切割成豆腐塊狀的「豆腐岩」。圖/陳順勝

離開這區的海蝕平台後,開始進入潮間帶區,但我們沒時間看潮間帶生物。不少黃色與灰色雙色的石塊,是因不同時期的地質沉積而成,最早為灰色岩石,後再被土色的沙石沉積包覆,因風化速度不同,如剝皮狀的景觀。過後有亂石灘,大大小小的石塊,行走起來,確實不好走。砂岩形成的海底平台,終點「烏石鼻海岸」。這沙岩是積留千萬年才形成,珊瑚礁也要四、五千年的演變, 沙岩上酷似各種動物造型的珊瑚礁。沙岩經海水侵蝕而成的豆腐岩,在此更加明顯。海蝕平台處處可見有這樣紋路的沙岩。也有溪仔口海岸與滿州地區住民口中的「巴丹祖」傳說有關的天然祭台。

在終點大家憩息停留,望著中央山脈的最南端,台灣千萬年歷史悠悠感慨萬千。在背山的陰影沙岩平台,整理一下心情要原路快速回程。回到起點的小紅橋,搭接駁車回鄉公所社區中心原處,真的是很值得走一回的生態旅程。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