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禍不單行的民進黨應該思考自己體質的變化(下)

五、功利主義的倫理學

(一)倫理學的種類

我們在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中,都會面對:在某種情況下,我應該做什麼樣的行為呢?其實探討「我們個人應該怎麼行為」的學問就是倫理學。在現代倫理學當中,功利主義的倫理學是居於核心的地位。

現代倫理學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層次:1、以分析的方法(論理的方法)來思考「善」與「惡」的用語之意義的所謂「高次(meta)倫理學」,2、那個行為是有道德的呢?,針對這樣的問題,而對於道德之基準加以探討的是所謂「規範倫理」,3、把高次倫理與規範倫理應用於現代的各個問題的是「應用倫理」。

至於功利主義是屬於規範倫理。規範倫理可以分成如下三種來討論:

1、結果主義

結果主義是主張:行為是否正確呢?只依照其結果來判斷。這個結果主義有如下四種看法:(1)功利主義,(2)利己主義:認為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是善,(3)福利主義:認為經濟最大化就是善,(4)狀況倫理:什麼是善呢?並沒有一定。在各個狀況之下,會産生愛的就是善。

2、義務論

義務論不是討論結果,而是討論「行為在本質上是否是正確的行為?」
義務論主要有「定言命令法」與「美國的羅爾斯的liberalism」。

3、德倫理學

並不是注意人的實際行為,而是思考:所謂「在內在層面上是善的人」是怎樣的人呢?德倫理學起源於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

在學校上課時,同學都會跟我提出說,倫理學很難懂,所以我就不斷在整理相關資料當中,所謂義務論與德倫理學必須另行介紹,因為這會使用很大的篇幅。我會利用時事,將這些理論配合時事來做介紹。

(二)功利主義的特徵

從倫理學的角度來看,功利主義是從如下三個特徵所構成的。

1.幸福主義:對於功利主義來說,所謂「善(good)」就是只有幸福。
2.結果主義:從結果(歸結)來思考行為的正確性。
3.總和主義:將相關者所得到的快樂計算在一起,而所得到的快樂如果最大的話,那就是好的。

如果把以上的立場綜合加以探討的話,那麼功利主義就可以說是:人的幸福的量是可以測量的,某個道德的判斷乃至行為如果是會使社會的幸福最大化時,那麼這個道德的判斷乃至行為,在道德上,就是正確(right)的行爲。

以下我們就這三個特徵做一詳細說明:
1、幸福主義

本來,道德所具有的價值問題主要有如下兩個問題:「善(good)的問題(「什麼是善的、好的事呢?」的所謂價值觀的問題)」與「正(right)的問題(在道德上是正確的行爲是什麼呢?)」。

功利主義認為:所謂的善(亦即所謂好的)就是指幸福。由於人們所能夠感覺的「快樂」與「痛苦」是能夠測量的,所以「快樂」超過「痛苦」的狀態就是「幸福」,而這就是好的。

不過,幸福主義有著數個不同的立場,第一種就是邊沁的「量的快樂說」。這個立場是認為快樂的量是可以測量的,快樂的量如果越大,那麼,就越幸福。第二種立場就是彌爾的「質的快樂說」,這個立場是認為:快樂有質方面的差別,《知性的.文化的快樂》會比《本能的快樂》(例如性的快樂)具有更高的價值。而快樂在質方面的高是可以透過「《經驗過這兩種快樂的人》會選擇其中的那一種呢?」而去加以知悉。第三種立場是「選擇滿足說」。根據這一説的看法是:在有些情況是「善(好)」的價值不只是快樂而已,有時候,痛苦也會是「善」,舉例來說,為了爬上頂峰而獲得快樂時的登山之痛苦就是。因此要測量所謂的價值,並不是快樂的量,而是人們的偏好(preference)。這一說是認為:我們是可以在複數的選項之間去進行排序的。

上述的三個立場都是以「幸福」為「善」,在這一點上,這三個立場是共通的。

2、結果主義

與其他的倫理學比較起來,功利主義是採取「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或稱為歸結主義)的立場。

對於什麼樣的行為在道德上是正確的呢?從「行為的結果」來判斷行為是否正確的立場,就是結果主義。

功利主義是從「行為的結果是否使幸福的量增加、擴大呢?」的觀點來思考,因此功利主義當然是結果主義的一種。

不過,結果主義也可以分成數個種類,換句話說,這數個種類的結果主義的差異是:它們的判斷基準不同,也就是在「要以怎樣的結果為『正確或是對』的判斷基準呢?」這方面,是不同的。
(1)行為功利主義

行為功利主義是以「行為的結果」為基礎,來判斷行為是否「正確」。換句話說,行為的結果,如果造成幸福的總量增加的話,那麼這個行為就是「正確的行為」、「對的行為」。

(2)規則功利主義

至於規則功利主義的立場是:符合『有益的規則』之行為在道德上是「正確的行為」。那麼,什麼是「有益的規則」呢?所謂「有益的規則」就是這個規則如果被遵守的話,就會帶來「善(好)的結果」。

如果我們稍加整理的話,所謂結果主義就是從《是否會帶來幸福量的增加》為判斷行為之好壞的立場。至於在這個立場之下,要以「行為」為基準來思考幸福量的增加呢?還是以「規則」為基準來思考幸福量的增加呢?則會產生「行為功利主義」與「規則功利主義」的差別。

3、總和主義

功利主義的第三個特徵是「總和主義」。

總和主義是對於行為結果的好壞,是從如下兩個立場來思考,亦即:「相關人所得到的幸福是能夠加在一起來計算的(單純加總主義)」、「幸福的總量應該最大化(最大化)」。我們就此稍做說明如下:

(1)單純加總主義

單純加總主義(aggregationism)是指:將相關人所得到的效用平等地加以加總之意義。

此處所謂相關人,舉例來說,當我們思考台灣的政策時,相關人是指台灣的國民,如果是地方自治的問題的話,則是指地方的居民。

單純加總主義的想法就是將相關人所得到的效用全部加總起來,而來評價《加總的結果,幸福量是否增加》。

(2)最大化

總和主義認為:相關人之幸福量的增減是測量可能,而將之一起加算而能夠使幸福最大化的選擇就是正確的。

這種最大化有如下的立場,其中一種是單純將幸福量加總,而使幸福量的總量最大化。另一種立場是考慮到:不使社會的貧富差距擴大,而使幸福的平均值最大化的想法。

舉例來說,假如:

A國是:100萬人都幸福的社會
B國是:有200萬人,但只有A國的一半人是幸福的社會。

上面這兩個國家的幸福總量是相同的,那這就是單純的幸福加總,但是對於採取「把幸福的平均值最大化」之立場的人來說,A國是比較理想的社會。

六、功利主義的優點

邊沁所提倡的功利主義在此後,就以經濟學為中心,在各種的領域當中被加以應用。

功利主義所以會具有這麽大的影響,是因為功利主義有很多長處。這些長處可說明如下:

(一)具有整合性

由於功利主義是由單一的「功利」原理被構成,所以對所有領域的人的行為可以有整合性地加以說明。

(二)單純而且明快

「功利」的原理和構成功利主義的「幸福主義」、「結果主義」、「總和主義」,是能夠被人們廣泛共有的想法。

(三)實證可能

透過「功利」的計算可以測量幸福的總量,因此對於實際政策的對錯,是可以透過實證的方法去加以檢測的。

(四)對於人直接的感覺可以進行評價

由於可以知道行為是否正確,因此對於「《行為》與《人們的直感》的一致性」是可加以評價的。

七、對於功利主義的批判

不過,對於功利主義的批判有很多,這我們可敘述如下:

(一)人所希望的不只是快樂

假定我們做出一個機械,然後把腦與這個機械連結在一起,透過電氣信號給與人們快樂。如果我們能夠做出這種機械的話,那麼腦就會持續感覺快樂。但是實際上,人們不會説有這種電氣信號給與人們快樂就滿足,人們會希望與現實的社會保持接觸。如果從這一點來看,只將快樂認為有價值的幸福主義是會有問題的。

(二)有些價值是無法還原成快樂、偏好

功利主義認為「快樂」、「幸福」就是好的、是善的。但是「善」的東西有些不一定可以還原成「快樂」,例如友情、誠實、勇氣等等。因此,功利主義就會被批判:對於善的價值太過單純去思考。

(三)對於習慣於痛苦的人,無法很適當地對其快樂、痛苦加以評價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是處於接近奴隸的狀態而被迫持續的做勞動,也有人是出生在貧窮地區而ㄧ輩子處在貧窮狀態而長大的。這些人有可能因為小小的行為就會感覺到非常大的快樂。

偏好會因爲自己所處的狀況而形成,這就被稱為「適應性的偏好形成(adaptive preference formation)」。因此,人們就批判說:已完全適應痛苦的人,僅僅給他一點點的好處,他就會感覺到很大的快樂,這是否可以稱為「幸福」呢?

(四)有時候會把「違反人們的直接感覺、常識的答案當做是「正確」的

針對這一點,常常被提到而與此有關的就是 trolley problem(有軌電車難題)。假定一輛失控的列車在鐵軌上行駛。在列車正行進的軌道上,有五個人被綁起來,無法動彈,列車將要碾壓過他們。你正站在車站內,離改變列車軌道的操縱桿很近。如果你拉動此桿的話,則列車將切換到備用軌道上面。但是,你會注意到備用軌道上有一個人被綁著。這個時候,你有兩種選擇:

1.什麼也不做,讓列車按照正常路線去碾壓過這五個人。
2.拉下操縱桿,改變為備用軌道,使列車壓過備用軌道上的另一個人。

在功利主義的立場來看,那就會是:因為犧牲一人會減少痛苦的總量,所以應該犧牲一個人而救五個人。而這樣做就是承認可以殺一個人。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做是不應該被允許的」。換句話說,功利主義的「結果主義」的立場有時候會導出《違反人們的直接感覺乃至常識的結論》。


有軌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也稱為電車問題或列車問題,是一個倫理學的思想實驗。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五)有時候會以不適當的理由來說明人們的行為

我們會重視自己的家人、朋友與愛人,而這是來自於愛情與友情的緣故。但是如果按照功利主義的立場,就會變成是如下的說明:「重視自己身邊的人的行為是為了使身邊的人的幸福量增加」。

因此,功利主義有時候會被批判說:它並沒有正確反映我們的心情。

(六)實際上很難獲得可以思考結果的資訊

功利主義的「結果主義」的立場是想要從行為的結果去導出正確的選擇。但是從現實來看,在做某些行為之前,要預測結果必須要有龐大的資訊,因此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例如,政府要實施經濟政策時,政府並沒有辦法在實施前100%去預測因爲政策實施的結果所得到的幸福總量。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是沒有辦法只從功利主義的立場去做出正確的選擇。

(七)「行為人是中立的」的看法是會受到批評的

功利主義在思考特定行為的正確性時,會變成是:沒有特定立場的中立的第三人來判斷行為的正當或不正當,而不是行為人自己本身來判斷行為的正當或不正當。

如果我們以前面所述的trolley problem 來看,當做出「要殺一個人來救五個人」的選擇時,這就是從「中立的行為人的立場」而認為做這樣的行為是正確的判斷與選擇。換句話說,不論是你殺或是其他人來殺,從中立的第三人來看,行為是正當或不正當,都不會變。

但是如果從你自身來看,你應該不會認為殺人是正當的。

(八)會造成《為了社會而對個人進行強制》

功利主義的「總和主義」認為將每一個人的效用加總,而其總量會是最大的行為是「正確」的。

因此,為了將社會整體的幸福總量最大化,對於社會的人們課與稅金與社會保險費就會被加以肯定。而且如果說我們想要把世界的全人類的幸福量最大化時,那麼我們必須犧牲自己的生活,而將高額度的所得捐獻出來以幫助貧窮國家的人,像這樣的例子也就因此會變成是可能的。

換句話說,個人為了整體而犧牲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這是會被認為是有問題的地方。

(九)不同行為的快樂是無法單純加總的

當我們要將快樂、偏好加總時,必須要有《能夠測量無數的行為之快樂、偏好的普遍性尺度》。

但是,在實際上,我們無法用相同的尺度測量一個人吃麻醬麵時的快樂與讀書時的快樂。更何況要把甲與乙的各自不同的行為,用相同尺度加以測量是不可能的。

這種批判也是對於功利主義的單純加總主義之批判。

以上所舉的是對於功利主義的一般性批判,不過在實際上,各個批判都有很深入的討論,而功利主義也有針對這些批判加以回應。本文限於篇幅,只能做大致上的介紹。

八、簡單的結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國家的規模就不曾縮小過。為了戰爭就產生了許多行政技術,這些技術就被記起來、被傳承下來。而當國家所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越複雜時,利用功利主義來策畫各種政策就變成是常態。面對各種社會問題的解決,民進黨準備好了嗎?停電兩次,就看得出來民進黨政府,並沒有很詳盡的政策與計畫,面對突然爆發的武肺確診,府院與衛福部好像有些慌了腳,或許真正開始走上政策黨,才是民進黨的活路。
※延伸閱讀【專欄】禍不單行的民進黨應該思考自己體質的變化(上)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