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台灣社會的韌性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2022年稅收在政府嚴重低估下,超收4500億元。蔡總統指示的「減輕人民負擔、穩定民生物價、調整產業體質、維持經濟動能」四項目標,表面看來似乎都好,但其實相當怪異。因為這些都是政府常態性應有的作為,卻要拿偶發性短期的超徵去彌補,在在顯示政府管理失能與缺乏治理方向。

尤其強化經濟韌性、因應經濟挑戰方面問題更大。行政院推出1000億元「加強韌性經濟方案」,所列7項措施,不論租屋房貸補貼、社會住宅興建、公共運輸補貼、中低收入戶生活補貼、長照補助、傳產中小企業升級、農漁基礎設施強化、獎勵國際觀光客來台、穩定整體物價等,幾乎都是政府常態性業務,也並不是台灣經濟的活水源頭,要救台灣必須靠救活「台灣的韌性」。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發展出全世界少有的韌性彈性。我們的經濟過往不是靠大企業,而是眾多的中小企業,拿著一卡皮箱走遍全世界。我們的製造工業,不是一條龍獨大,而是中下游群聚分工。連我們的商業系統,也是創意多變,甚至地下經濟與攤商活躍。而我們的政治過去雖然獨裁專制,但官說官的,民間在公園榕樹下,下棋泡茶時事品論自有一套邏輯,上下多是相安無事。

以往我們的社會雖有本省外省人,但沒分主流非主流、黨內黨外,因此鄰居互信照顧、互通有無、相信彼此,善良尊重的社會信任感與自信,成就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美譽。這一切來自台灣的韌性,是台灣真正的本錢。

海德堡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博士、《明鏡週刊》專欄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寫了《韌性:挺過挫折壓力,走出低潮逆境的神秘力量》。在德國暢銷20萬冊,強調的就是「韌性鍛鍊學」。

她說,韌性,才是人生最好的武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鍛鍊自己的韌性?如何透過系統性的強化韌性,讓你「精於生存、克服危機」,產生內在強大的力量?德國人是個堅毅的民族,她的主張格外有說服力。

小至個人、大至國家社會,挑戰都無所不在,疫情的衝擊、美中對抗、全球經濟逆轉、數位科技創新,一波波的變動,地球從來沒有停過。但我們要擔心的不是外在的衝擊,而是我們的內心與社會足不足夠強韌?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與團結,我們懂得創新與變化,我們真正為未來做規畫與投資,而不只是一次次的決定,只在為選舉與政黨的利益。也許學學橡圈,不怕再怎麼的東西南北拉扯,只要有足夠的韌性,我們會更強大!跳得更遠。(作者為台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