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遭體罰比例最高 家扶「用愛包圍」計畫呼籲合宜管教

家扶基金會「用愛包圍」計畫今年預計募款3千萬元,服務受虐兒少與其家庭
家扶基金會「用愛包圍」計畫今年預計募款3千萬元,服務受虐兒少與其家庭
林宥嘉今年再次代言家扶基金會「用愛包圍」計畫,呼籲合宜管教,與孩子好好說愛
林宥嘉今年再次代言家扶基金會「用愛包圍」計畫,呼籲合宜管教,與孩子好好說愛
家扶用愛包圍服務,親代與子代夥伴進入家庭陪伴,示範親子互動技巧
家扶用愛包圍服務,親代與子代夥伴進入家庭陪伴,示範親子互動技巧

為了瞭解孩子對父母親體罰的看法,家扶基金會進行《兒少對父母教養的看法》調查,結果發現,小學階段被父母體罰的比例最高,有3成父母不會告知體罰原因,多數孩子也認為體罰不但對自己身心造成傷害,也影響了親子關係。家扶基金會指出,體罰潛藏著暴力循環風險,呼籲家長已用合宜的管教方式才能正確傳達父母的愛。

 

家扶基金會表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禁止體罰兒童,在日韓修法明定禁止父母體罰後,臺灣也將跟進並於近期公告民法修正草案。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蔡雯瑾主任表示,根據《兒少對父母教養的看法》報告發現,學齡階段在小學的兒少遭父母體罰比例最高,最常使用的體罰方式以罰站、罰跪或半蹲最多,其次是棍子、皮帶等器具以及用拳腳,這些方式很容易造成身體傷害。此外,還有超過3成孩子表示不知道自己被體罰的原因,甚至部份認為問題出在父母身上,如父母情緒失控或是父母吵架被遷怒。

 

家扶基金會並指出,體罰不一定能有效約束孩子行為,但是會明顯傷害親子關係並長久影響兒少身心健康。調查指出,小學階段兒少遭受體罰後,在親子關係上,有4成5會減少與父母溝通、不願分享心事;在心理層面上,近7成認為體罰會讓自己失去自信,超過半數容易情緒低落,更有3成左右會開始自我否定,甚至覺得不被父母疼愛;在外在行為上亦出現變化,如逾三成會隱瞞自己的事或無法專注課業,甚至近兩成會自我放棄。調查也顯示,兒少隨著年齡增長越認同「體罰」是一種暴力行為,近4成曾被體罰的孩子表示自己會以暴力解決問題,令人憂心暴力的惡性循環已潛藏在父母的教養方式中。

 

育有一對兒女的藝人林宥嘉,今年再次代言家扶基金會「用愛包圍計畫」,他表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情緒管理其實很重要,自己也會常和孩子說,「人當然可以生氣,但不能隨便生氣,如果生氣也不要氣太久」。尤其孩子是會學習父母的行為,當你用愛對待孩子,他們也會從中學得如何去愛。林宥嘉並表示,教養孩子這條路需要不斷學習並持續努力,身為父母也請要相信自己,當你苦惱著不知如何管教孩子時,或許先想想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就會找到答案。

 

家扶基金會周大堯執行長指出,在少子女化的現在,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更好地對待,近年來家扶除了投入受虐兒少處遇服務外,更積極發展與推廣各項親職教育,就是希望藉由幫助家長強化自身育兒能力,從根本解決兒虐問題。今年「用愛包圍計畫」預計籌募3,000萬元,提供受虐兒少與其家庭追蹤輔導、心理創傷復原服務,並推動各項親職教育與兒童保護宣導活動,呼籲社會大眾以行動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