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單邊押注的經濟風險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即將率團赴美參加27日展開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更早於18日率領通訊領域業者團赴美,除和鄧振中將共同參加於華府舉辦的「投資美國高峰會」外,也將拓展台美業者合作機會。龔主委更將在7月初另率一支超過30家新創企業之團體赴日,參加台日史上規模最大的新創活動「日台新創高峰會」,尋找合作商機。

這些資訊似乎顯示,政府經貿高層相當努力,在為台灣業者的國際化打拚,值得國人肯定。然而,深入觀察卻會發現,這其中埋藏了一些問題,甚至還可能相當嚴重。「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已喧騰多時,是在美國行政部門未獲國會授權、無法和外國諮商「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此刻,為加強和台灣的經貿關係,先行就FTA部分內涵諮商,以堆積木方式逐步完成FTA的變通作法。雖在國內大體受到肯定,但許多專家都提出警告,政府別在美國「單邊霸權」的壓力下,簽下一堆只會增加台灣企業營運成本的協議,善待了美國卻沒有相對的利得回饋,反倒成為台灣貿易夢魘的開始。

龔主委帶領新創業者赴日尋覓合作商機,業者理當會有較佳之商機。但若此種合作商機不是由我長年駐日、理當對日有相當熟悉度之經貿團體,如駐日代表處經濟組、外貿協會媒介促成,而是由這種「即興式」的訪問團體達成的話,則這些常設機構的功能和績效就必須加以檢討。而若實際上還是由這些常設機構幕後完成的話,那就是國發會花大錢在製造「大內宣」,並搶了經濟部的功勞而已。

然而,在「親美反中」已成為台灣的「政治正確」之下,政府高層的這一連串動作製造了我國經貿將進一步加強和美、日連結的印象;也極可能讓國人主觀相信,即使「仇中、抗中」,也不必擔心經濟會面臨風險,因為台灣經濟即使「脫中」,也有美日「可入」,所以「抗中」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都不用擔心,都會有美國和日本幫我們扛著。

但這即使不能立馬證明為「錯誤」,至少也是「高度風險」的作為。別說再過幾年,中國大陸的經濟規模馬上會在實質和名目上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台灣「脫中」將不可能獲得顯著成長以外,美歐、日諸國可能在目前日益緊縮的貨幣政策下即將遭逢景氣衰退,對台灣出口關鍵所繫的高科技電子業的需求很可能一夕翻轉,屆時將發現反而大陸才是相對穩定且持續成長的龐大市場,不能輕言放棄。

既然雞蛋不能全放在一個籃子裡,那麼除了美、日市場,對中國大陸這個巨大的籃子,別擺出一副可有可無的模樣,以免籃子打翻時欲哭無淚。(作者為華梵大學兼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