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應否對供應鏈阻斷採取預防措施?

中美貿易戰開打前,全球化是工商業界的主流思維。貿易戰開打,兩國對彼此的進口均課徵關稅後,工商界開始意識到「地緣風險」,強調「備用供應鏈」,也就是除了主流供應鏈之外,應當有個備用渠道,以減少主流供應鏈受到阻礙時,對於企業本身營業和發展的衝擊;用時間換取空間,等待貿易情勢恢復正常。

新冠疫情的來臨,則讓全球的工商界都感受到,不但要有備用供應鏈,而且還不能只有一條。新冠疫情傳染性高,一地發生,鄰國也可能發生,所以如果只有一條備用供應鏈,而且是在同一區域,到時還是無法保持生產和銷售的正常進行。

到了現在,雖然中美貿易戰後來沒有再惡化,新冠疫情也可能接近尾聲,但是去全球化的呼聲反而響徹雲霄。未來的世界,有可能逐漸演變成兩個互不往來的板塊,一如冷戰時期。但現在和冷戰時最大的不同,就是全球化的密集程度已經很高,一旦從超級密切往來,演變成互不往來,其調整成本將大到不能想像。

雖然如此,這個走勢的大方向可能很難改變,就是美國愈來愈和俄羅斯對抗,也愈來愈和中共對抗。最近美國參議院通過《台灣政策法》,明白表示要對台提供軍援。依據國內評論的解讀,這表示和烏克蘭抗俄一樣,美國不會直接派兵,但是會提供武器和援助,讓台灣用自己的人民來做抵抗。

美國採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在這個制度之下,民粹難免當道。而在民粹政治之下,誠如美國評論家大衛·羅斯科夫所言,美國需要一個外在的敵人:政治人物需要敵人來獲取選票,媒體需要敵人來博取收視率,國防工業需要敵人來販售武器,而政府國防部門需要敵人來增加預算。

對於美國而言,既然俄羅斯是敵人,中共是敵人,那就必須用一切的力量削弱敵人,甚至最好打倒敵人。而最有利的方法,就是有代理人。這樣一來,戰場不會波及美國本土。依據各國媒體報導,現在有兩個現成的代理人,在歐洲是烏克蘭,在亞洲是台灣。

台灣曾經被《經濟學人》雜誌描述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而且還上了封面。這也許言過其實,但毫無疑問的,台海地區的政治風險是在上升當中;最新的BERI已經因此把台灣的投資排名,往下面調了3名。不過,台灣的政治風險愈上升,美國的政治人物愈喜歡打台灣牌,愈喜歡來台灣訪問,因為這可以創造更多的新聞。

在這種情況下,工商界不能不對於未來可能的風險開始做很長期的規畫。具體思考的方向應該至少有三:一是美國推動晶片聯盟等圍堵中共科技的經濟策略下,如何維持敏感供應鏈還能繼續運作?是要靠單一邊站,還是分散投資在各地區,建立個別供應鏈,以減少衝擊?這是現在進行式。

第二是要對於未來可能的台海運輸衝擊有避險措施。目前台灣是東亞供應鏈的主要節點之一:台灣從大陸、日、韓等地進口很多中間產品,然後同樣出口中間產品到這些地區還有東南亞。如果日後兩岸貿易受阻,不論是局部(只有兩岸運輸受阻)或全部(全部對外運輸受阻),有沒有備用供應鏈?

最後,就是工商業界能否透過其在台灣乃至世界的社會地位,來推動促進和平、減少衝突可能性的思維?和平從來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即使用盡力氣去推動,還不一定能成功;那就更需要努力了。和平既然終極而言有利於各國人民,應該值得大力推動,不要放棄。(作者為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