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2.0新形勢

明年(2023年),就是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的10周年了,這個10年不妨視之為一帶一路的1.0吧。

中國倡議一帶一路,當時有各種或偶然或必然的形勢與背景:

一、地緣戰略上,中國面對從歐巴馬時代重返亞太開始,在西太平洋越來越大的壓力,一帶一路的推展可向西延展中國的戰略縱深。

二、美國的反全球化作為大幅壓縮了全球外需,但中國相對幸運,除了有一個全球最大的內需外,還有一個也是全球最大、可以靠一帶一路充分開發的亞需、歐需及非需。

三、在第一條高鐵2008年通車之後,中國迅速成了全球高鐵王國,此等基建狂魔能力為一帶一路的鋪開提供了最優越的物質條件。這樣的形勢,讓1個世紀前(1902年)麥金德提出的「世界島」輪廓開始若隱若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出手了。

2013年9月,習近平出訪哈薩克,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10月,習近平出訪印尼,首次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概念;11月,中共舉行18屆三中全會,正式將兩者合併,簡稱「一帶一路」;次年,在中國主辦的APEC峰會中,習近平正式向亞太、向全球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在2015年6月成立配合一帶一路的「亞投行」,迄2021年為止,亞投行成員國已有104個。

多麼巧合,9年後,今年的9月與11月,習近平又將先後出訪哈薩克和印尼,並在中亞的烏茲別克和印尼分別參加「上合組織」峰會和G20峰會,似乎意味著一帶一路即將邁入一個新的2.0階段。

將近10年的變化還是挺大的。相對於10年前,目前的新形勢是:一、中國已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製造業總產值超過美國、德國、日本3國的總和。二、從2011年開行的中歐班列(當年僅17列),到2021年開行量達到了1萬5000列,運送了146萬個標準箱貨物。這意味著過去600年被海上運輸徹底取代的路上運輸又重新恢復生機,且展現了煥然一新的新生命力。三、在美國的「協助」下,中、俄、伊朗這3個全球最大的能源供需互補國分別簽訂長約,形成準能源聯盟;未來,沙國及海灣國家亦可能加入。

四、北斗導航與實現全球覆蓋,相當於第三維度的一帶一路。五、中國主導的兩大區域組合「上合」與「金磚」都在持續擴容,既折射了一帶一路的效應,也反過來為未來的一帶一路注入了新能量。六、以上述五點為基礎,人民幣國際化將獲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助力。七、在「中老(寮國)」鐵路通車後,即將開建「中吉(吉爾吉斯)烏(烏茲別克)」中亞高鐵。

伴隨著這些2.0版的新形勢,還有俄烏戰爭效應下亞歐板塊的結構重組,及美國為淵驅魚,下一個以中國為核心的反美陣線浮現。1.0、2.0之後,可以預見還有3.0、4.0以及到最後終極版的到來,屆時,一個麥金德心目中,美國被邊緣化的「世界島」也終將成為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