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高油高鹽的外食族注意!三高中的這1項數值恐超標,台灣成人每4位就中1個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

 

根據2015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06%,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推估全台有超過475萬人罹患高血壓。

 

但是,「2018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的調查結果指出,18歲以上國人對血壓值認知錯誤率達35%,且一年內未量過血壓者占了34.2%;國民健康署調查也曾發現,近3成國人不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壓,由於血壓升高時,大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因此民眾常會忽略。

 

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包括:年齡、病史、運動、肥胖、抽菸等因素,都可能會影響血壓數值的高低。

 

什麼是高血壓?

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兼任主治醫師、宏恩醫院心臟內科兼任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血壓可分為收縮壓及舒張壓,收縮壓是指心臟收縮時,將血液打到大動脈血管壁而形成的初始壓力,舒張壓則是心臟舒張時,血液在動脈彈性回縮之後,血管壁上所形成的壓力。

 

一般來說,收縮壓的高低與心臟活動及血管的軟硬度有關,而舒張壓則與血管的彈性有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正常人的血壓標準為收縮壓介於90120毫米汞柱及舒張壓介於6080毫米汞柱。

 

當血壓介於正常血壓與高血壓之間,則是「高血壓前期」,收縮壓介於120139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介於8089毫米汞柱;高血壓定義則是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只要任何一個數值達到就算是高血壓。

 

根據高血壓嚴重程度,可進一步分為第一期高血壓收縮壓介於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介於9099毫米汞柱,以及第二期高血壓收縮壓超過16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超過100毫米汞柱。

 

陳玠宇說明,高血壓前期的病患,通常不需要使用降血壓藥物治療,只要調整不良的生活型態,透過飲食及運動的方式,就有很高的機會回到正常血壓;然而,診斷為高血壓者,則需要長期持續服藥控制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占絕大多數

高血壓可以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及「次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占9599%,原因是遺傳、老化,以及糖尿病、高血脂症,導致慢性血管壁硬化,造成血壓越來越高,這群病患通常與家族史有密切關聯,當家族中有一人患有高血壓,其他家族成員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也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

 

次發性高血壓僅占高血壓患者15%,常見原因有內分泌失調、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腎臟是調控血壓的器官,當腎動脈發生狹窄,就會引起不正常的內分泌失調反應,造成血壓飆升。

 

陳玠宇指出,2030歲的年輕高血壓病患,大部分都有自發性疾病,如過重、肥胖,導致血管週邊血液壓力過高,血壓容易飆高,或是血管結構異常、內分泌失調疾病,例如:腎動脈狹窄或嗜鉻細胞瘤等問題,造成內分泌調控異常,都會導致血壓飆升的情況。

延伸閱讀:
健檢紅字比標準高一點就沒事?千萬別習以為常,尤其是3個數字異常,即便不用服藥,也應視為確診來照護
天冷外出運動防心臟病發!專家曝「1時機點」再出門 女性手麻、背痛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