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聲》5/16唯美登場 孟德爾頌協奏曲浪漫交融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新象.環境.藝之美文創《幸福之聲》孟德爾頌協奏曲音樂會,5月16日下午14時30分擇定臺北國家音樂廳唯美登場,莊文貞指揮長榮交響樂團,以《仲夏夜之夢》序曲奇幻開場,另有《E大調第一號雙鋼琴協奏曲》、《G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等充滿幸福感曲目,為愛樂人士獻上孟德爾頌從14歲至35歲、從青春期邁入壯年的音樂歷程,讓這位「最幸福音樂家」撫慰您的心,在浪漫交融音符裡,帶來滿滿正能量。

菲利克斯.孟德爾頌是繼莫札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大師,他出生於富裕且愛好藝文的家庭,在非常年輕時即展現過人的作曲才能。《幸福之聲》是特別針對孟德爾頌協奏曲作品,而籌備的獨立音樂會。

《仲夏夜之夢》序曲為音樂會的開場曲,這是孟德爾頌17歲時,以莎士比亞戲劇為本,創作出的音樂會序曲,原著的夢幻劇情讓此曲的旋律色彩甜美亮麗,亦可看出孟德爾頌從小深受文學戲劇薰陶的深厚底蘊。《仲夏夜之夢》序曲將由知名指揮莊文貞,與她所領導的長榮交響樂團攜手呈現。

莊文貞提及,她國中時其實有過和同學演奏《E大調第一號雙鋼琴協奏曲》的經驗,當時覺得孟德爾頌的作品曲式非常完整,旋律非常優美,和聲也非常多變,現在雖然時過境遷,多了人生歷練和複雜故事,還有機會以指揮的身分,來詮釋孟德爾頌的曲子,重溫舊夢的感覺非常特別,能夠感受到當年單純美好的小幸福,所以特別珍惜這個機會。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為孟德爾頌在1844年完成的創新作品,一問世就獲得空前成功,該曲與貝多芬、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所寫之小提琴協奏曲合稱「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但也唯獨此曲運用小調營造輕柔婉約之浪漫感情,且3個樂章之間以連續演奏的型態呈現,在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中風格獨樹一幟。音符中隱藏著對兒時好友費迪南.大衛惺惺相惜的細膩友情,1845年此曲在德國首演時,費迪南還被指定為小提琴獨奏。

風格獨特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由曾任德國代表性樂團「慕尼黑愛樂」第1位臺灣團員的卓越小提琴家張景婷呈獻,張景婷認為,孟德爾頌自身學音樂的背景所致,《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以他的作曲速度來看明顯慢了許多,還必須依靠身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首席的朋友費迪南.大衛的諸多幫忙。

張景婷提到,《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首演就是由大衛費迪曼擔當小提琴演奏,但當時孟德爾頌的身體狀況不好,居然無緣在首演指揮,好在該曲大獲成功後的半年,兩個朋友還是一起上台再演出一遍,整首曲子表達出對大自然的嚮往、人性的純真與慾望的追求,既需透明純淨的技巧又要很有感情地去演奏。

《E大調第一號雙鋼琴協奏曲》是孟德爾頌14歲時在充滿愛的溫暖氛圍下所創作,與姊姊共演同樂的溫情之作,全方位知名鋼琴家廖皎含將攜手鋼琴、室內樂雙博士林冠廷,聯合樂團出演此壯觀獨特的雙鋼琴協奏曲,帶給觀眾幸福感覺。

樂壇代表性鋼琴家嚴俊傑將獨奏《G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為這場盛宴壓軸收尾,盡顯孟德爾頌的青年風華,孟德爾頌22歲時僅用了短短3天便將此曲譜寫而成。他在壯遊蘇格蘭與義大利後,視野更加開闊,旅途完結後隨即在慕尼黑舉行首演,孟德爾頌更親自負責獨奏,可說是最能表現出他青年時期創作高峰之作。

嚴俊傑表示,對於孟德爾頌的感覺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14歲就已是非常重要的鋼琴教育家及演奏家,20歲就演奏貝多芬的《皇帝協奏曲》及指揮巴赫的《馬太受難曲》,其實他死後受到非常大的讚賞,很可惜在這1百年來因為華格納帶來的新音樂風潮,對他的評價居然不斷下降,說他是富公子哥或寫的曲子沒有深度。孟德爾頌其實是這1百年來不可多得的瑰寶,我們現代音樂人不只要發掘巴赫,更要發掘孟德爾頌!」

《幸福之聲》孟德爾頌協奏曲音樂會,邀集國內知名演奏家為樂迷帶來滿滿正能量。(記者黃朝琴攝)

《幸福之聲》孟德爾頌協奏曲音樂會5月16日登場,安排浪漫交融音符,撫慰人心。(新象.環境.藝之美文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