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懷恩》「小丑」的製造者是資本主義?

《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主義如何剝奪你的快樂》(Politics of the Mind:Marxism and Mental Distress)的作者,弗格森(laim Ferguson)認為資本主義世界會加重精神病。(圖/由作者彭懷恩提供)

 

作者/彭懷恩

最近最賣座也引人討論的電影「小丑」(Joker),描寫一位失敗的喜劇演員,受身心挫折及生活所迫,一步步的成為高譚市最邪惡的超級罪犯。這部只花了5500萬美元製作的電影,全球票房己經超過9億美元。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很多,男主角精湛的演技外,那令人發瘋的闇黑世界,即資本主義的不公社會是令其「發瘋」的「觸媒」,引起了了萬千觀眾的共鳴。

 

精神疾病當然不是資本主義造成的,但資本主義世界會加重精神病嗎?

《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主義如何剝奪你的快樂》(Politics of the Mind:Marxism and Mental Distress)的作者,弗格森(laim Ferguson)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弗格森累積多年精神病院及健康服務的社工經驗,加上本身患有焦慮症和憂鬱症,他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探究精神痛苦的結構因素,斷言不平等的資源與生產關係,其所牽動的需求、慾望、不幸與苦難,才是精神疾病的製造商。

 

當代精神醫學的主流是所謂的「醫學模式」,借用John Harris 和Vicky White的定義:

 

「身體被看成一副機器,一旦有客觀上可識別的疾病或功能障礙時,醫師就會視病人為醫療介入對象,包括使用最新藥物,技術和外科手術等,在精神醫學中,此方法背後懷著一種信念,透過準確識別客觀的病變過程,就能成功診斷出精神障礙。」

 

在歷史上,這種「醫學模式」是從早期視為「魔鬼附身」進化到十九世紀的「道德療法」,再發展出「精神病院」,以更人性的應對方法,這趨勢是愈來愈以實證科學方法,來檢視「腦」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

 

現代診斷精神疾病的標準,是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這本書的第五版於2013年出版,被批評為是為大藥廠為新病症推銷藥物量身打造的,根本是「精神醫學—製藥工業複合體」!

 

就如精神醫學家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所說的,將喪失親友之痛(bereavement)被歸為憂鬱病,只是為了大製藥廠行銷更多的抗憂鬱藥,增加不必要的藥物使用率。

 

迄2012年,全球受憂鬱症所苦的人口,已經上升到3.5億人。對症下藥的方法,應該是從「腦」提升到更廣大的社會、政治、經濟的脈絡。

 

簡單的說,如果我們不活在一個剝削、壓迫的勞資關係,不是面對日益貧富不均的世界,不用擔心我的工作未來被機器人取代,是否精神痛苦的程度會低很多?

英國頂尖的經濟學家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寫了《快樂經濟學》(Happiness: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提出結合經濟學與現代心理學的新科學。(圖/由作者彭懷恩提供)

英國頂尖的經濟學家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挑戰「經濟學是憂鬱的科學」(dismal science),反思如何在資本主義世界下快樂生活?寫了《快樂經濟學》(Happiness: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提出結合經濟學與現代心理學的新科學。他深入分析了資本主義下人們不快樂的原因,強調人類只有在共同利益與合作的環境下,才能獲得快樂!

 

避免更多的「小丑」悲劇,也許我們應該把對人的治療,轉向對資本主義的診斷與改革。

 

作者簡介

彭懷恩,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主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及中國時報主筆、時報雜誌總編輯。

更多優傳媒報導
彭懷恩》 老彭看世界—窮人的經濟學?
彭懷恩》 老彭看世界—網路「迷因」爆紅 「真人開箱」成注意力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