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殘障體總更名「中華帕拉林匹克總會」 推廣運動平權

幫助身心障礙選手參加國際運動會的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掛牌將近40年後順應世界潮流,改名為「中華帕拉林匹克總會」,更努力推廣身心障礙人士運動權利,也繼續準備可能延期的第四屆亞帕運。(陳楷報導)

我國殘障體總於民國73年成立,1992年開始組團參加殘障奧運,到上屆東京連續八屆都獲得獎牌,在總會要求下,經過半年努力也把中英文名稱都改為中華帕拉林匹克總會。會長穆閩珠表示,國際帕委會名氣確實不如國際奧會,「只要出現這個五環,全世界那怕是非洲的窮鄉僻壤,都知道是奧會、奧運,但我們這三個勾勾知道的人就不多,起步上有落差,沒有辦法。」

不過從1988年漢城開始申辦奧運的城市必須舉行身障運動會,加入奧林匹克大家庭,國際帕委會的會長也是國際奧會當然執行委員。雖然殘障奧運的稱呼淺顯易懂,為了強調跟國際奧會平行,總會要求所有會員國的名稱甚至體制都要比照奧運稱為帕運或者帕委會,目前也有了182個正式會員國。只是在漢字文化圈內,對岸的中國大陸或者香港相關單位仍然叫做「中國殘奧委員會」及「香港殘疾人奧委會」,臺灣率先改名帕拉林匹克,穆閩珠表示是因應世界潮流。「因為國際憲章改了,規定不能再用殘障、不再用handicapped、也不再用disable的名稱,我們是完全符合國際憲章,他們將來也是要符合國際憲章的。」

殘障運動改稱帕運,確實需要花更多力氣推廣,但穆閩珠表示,一個國家推展帕運的態度可以反映出國家的發展程度,「先進國家比較重視人民權益、社會福利,已開發國家比較重視注入經費。然後就是各國人民的看重。」今年原本在杭州亞運會後接著舉行的杭州亞帕運,在亞運延期後還沒有宣布延期,但仍然安排選手參加各單項世錦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