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真的有效嗎?電療、雷射⋯誰不適合用?醫詳解「6種物理治療法」

人若身體出現痠麻疼痛,多數會尋求專業醫師治療,但有些民眾做過電療、熱療甚至是體外震波等方式,卻感覺僅有短暫效果,過了一陣子又開始痛,因此認為復健作用不大。究竟復健或物理治療到底有沒有效?仁生復健科診所醫師陳渝仁解析6種常見物理治療法,以及適用和不適用的情況。

不時就會有人說:「復健沒效啦,只是熱敷電療拉腰拉脖子,只是舒緩一下,不久又痛回來了」。這樣的說法,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

什麼是「復健」?

復健就字面上的意思,可以說是恢「復健」康。當身體已經發出疼痛或是痠麻的訊號時,表示已經產生病灶,因此需要先治標,也就是將疼痛去除,之後再處理根本的問題,例如矯正不良的姿勢或動作控制等等。

物理治療儀器,就是治標的好方法。儀器治療是以非侵入性的方法促進身體自我修復,不可諱言的是很多時候治療速度比不上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但對於輕度的痠麻痛、不想吃藥、以及害怕侵入性治療的人來說,是很好的第一線選擇,以下介紹復健科常用的物理治療儀器。

延伸閱讀:
新冠確診者小心!專家:沒做「3招復健運動」當心後遺症纏上你

熱療
熱療的原理是促進局部循環、放鬆骨骼肌及減少神經痛覺訊號的傳遞。熱療對於表層的肌肉骨骼痠痛及關節肌腱韌帶都有修復效果,要注意的是治療區域不可有傷口、有糖尿病或是感覺功能異常的治療時要特別注意,避免燙傷。

常用的淺層熱療包括:

  • 熱敷袋

  • 石蠟浴:針對小關節,可以完整包覆治療區域

  • 紅外線

深層熱療包括:

  • 超音波:可將能量傳導到較深層的構造,例如肌腱韌帶關節囊,並保持在深層,避免能量在表淺組織被消耗掉,超音波可增加軟組織延展性、減輕疼痛、促進傷口收縮、組織蛋白合成,但是不可使用於眼睛、未閉合生長板、心律調節器周圍

  • 微波:微波可透到深部組織,故針對深層關節或肌筋膜組織的治療,但不可用於有金屬植入物的組織,否則金屬植入物被加熱,人體就變成烤肉

延伸閱讀:
復健運動治療 改善頑固性疼痛

冷療
冷療可以降低疼痛、水腫、肌肉緊繃。原理是降低周邊神經末稍的興奮性,進而達到局部止痛效果,此外也可改變局部感覺、放鬆肌肉、血管收縮。常用於急性狀況,例如急性扭挫拉傷,單次治療時間約15~20分鐘,不建議長期使用冷療。

電療
電療是許多人對復健科的第一印象,電療有幾個重要作用:

  • 止痛:抑制疼痛訊號傳導到大腦、促進自身止痛賀爾蒙分泌

  • 增加局部血液循環

  • 促進傷口癒合

  • 增加骨質形成、幫助骨折癒合

  • 增加肌力、避免無力的肌肉萎縮(例如:中風造成的肢體無力)、增加關節活動度、減少肌肉痙攣

要注意的是,如果本身有心臟節律器,不可接受電療,以免影響心臟節律器,甚至造成心律不整。

常用6種物理治療法
常用6種物理治療法

機械力
俗稱「拉脖子」的頸椎牽引,以及俗稱「拉腰」的腰椎牽引,是復健科常用的儀器治療。頸椎及腰椎牽引是對身體施加拉力,目標伸展脊椎周邊的肌肉、韌帶及小面關節,加強上述組織的循環新陳代謝,並且降低椎間盤的壓力,促進椎間盤回到正確的位置。

頸椎及腰椎牽引常用來治療椎間盤突出、脊椎神經根壓迫、肌肉筋膜緊繃等狀況,然而若病人有骨質疏鬆、壓迫性骨折、椎弓解離等狀況,則不適合接受牽引治療。

機械波
「體外震波」是目前最廣為使用的機械波治療。體外震波是以重複的低頻率高能量刺激軟組織,可以想像是隔山打牛,不碰觸深層組織,但是將能量直接送入,製造一個控制之下的微小創傷來啟動修復機制,局部只會造成非常細微的升溫。

許多研究發現,體外震波對許多疾病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包括:

  • 足底筋膜炎

  • 鈣化性肌腱炎

  • 網球肘

  • 骨癒合不全

體外震波的能量比傳統復健治療儀器強上許多,因此是不想接受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的病人的好選擇。

雷射
雷射是最常使用的光療復健儀器。雷射可以減少疼痛發炎、促進膠原組織增生、幫助傷口及骨折癒合。雷射的作用機制主要是影響細胞活性,不會造成局部組織溫度上升,因此不要覺得雷射治療的時候不會溫溫的、無感,就以為雷射沒有效用。

只要使用得當,物理治療儀器是很好的輔助治療,要提醒的是,物理治療儀器終究是輔助性質,搭配矯正姿勢、強化肌力及協調穩定度,或者以增生療法修補受損的組織,才能根本的跟痠麻痛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