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俄北溪2號管線存廢爭議 歐洲陷分歧

俄羅斯著名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8月遭人以前蘇聯時期的知名神經毒劑「諾維喬克」(Novichok)攻擊,幾乎喪命,導致德國揚言要以停止「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 2)合作計畫,對莫斯科祭出制裁,柏林當局的動作也重新點燃各界對這條天然氣管線的存廢爭議,使德國與歐洲內部陷入分歧。

北溪2號幾近完工 國際威脅與制裁致工程擱置

俄國反對派領袖納瓦尼遭人下毒事件,引起歐洲揚言對俄國發動制裁,其中柏林當局要求莫斯科對納瓦尼被下毒交代清楚,否則威脅以停止北溪2號管線計畫對俄國祭出制裁。不過,在納瓦尼逐漸康復,甚至已於23日出院,柏林當局對於停止北溪2號計畫的聲音似乎已大為減弱。

德國與俄國簽約、2018年開始興建的北溪2號管線全長1,222公里,經由波羅的海(Baltic Sea)海底,將俄國天然氣輸送到德國。在此之前,俄國已從2011年開始,利用經由陸路的「北溪1號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 1),每年供應德國約53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約佔德國進口天然氣的三分之一。在北溪2號管線未來竣工,開始輸送天然氣後,俄國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應量可望倍增,達到每年約1,100億立方公尺。

然而就在北溪2號管線已完工將近97%,距離德國海岸僅剩約150公里之際,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卻以俄國再興建一條管線,擴大天然氣供應將危害歐洲能源安全為理由,7月對參與北溪2號管線的企業發出警告,必須停止參與,否則將面對美國的制裁。在美國的制裁威脅,以及反對北溪2號管線最激烈的歐洲國家波蘭阻撓下,興建工程已暫時擱置。

至於美國對北溪2號管線祭出制裁,分析認為美國在擁有頁岩天然氣的生產開採技術後,供應量大增,因此華府對北溪2號管線表達關切,甚至發動制裁,目的可能與推銷美國天然氣有關。

能源顧問公司拉皮丹能源集團(Rapidan Energy Group)總裁麥克納利(Bob McNally)認為,華府希望歐洲人向美國買天然氣,而不是跟俄國買。

德國綠黨與美國波蘭烏克蘭 同聲反對北溪2號計畫

至於北溪2號管線停工,繼續興建或就此停擺的爭議也未曾間斷。

德國在野黨綠黨(Green Party)上週在聯邦議會提出一項動議,要求柏林政府停止北溪2號管線計畫。對於因為停止興建而產生的賠償問題,綠黨共同主席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主張向北溪2號管線的投資者提供賠償,爭取全面凍結這條天然氣管線。

貝爾伯克也指出,因納瓦尼遭下毒案,再度引發是否繼續興建北溪2號管線的爭議,使歐洲陷入分裂。

此外,極力反對北溪2號管線的波蘭,在納瓦尼中毒事件之前,就不斷批評北溪2號管線,指稱是「反歐洲」與俄國對歐洲的「勒索手段」,並指納瓦尼中毒事件證明俄國是不可靠的夥伴,必須停止天然氣管線計畫。

德國「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記者赫德(Max Herder)分析,波蘭如此反對北溪2號管線,主要是傳統上波蘭人對過去曾多次侵略該國的俄國沒有好感,其次就是為了本國的經濟利益,希望這條天然氣管線是經由波蘭領土,藉此賺取過境費用。

至於北溪1號管線經過的烏克蘭,也與美國和波蘭一樣強烈反對北溪2號管線,基輔當局認為,俄國多出一條輸出天然氣到歐洲的管線,不僅強化俄國對歐洲的能源影響力,也破壞歐洲的能源安全。

學界也認為興建北溪2號管線並非有實質效益,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應安全也沒有急迫性。科隆大學能源經濟學研究所(Economics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gne)能源經濟學家貝茨格(Marc Oliver Bettzüge)說,從能源行業的角度來看,北溪2號管線對德國或歐洲天然氣供應的安全性與獲利並不重要。貝茨格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北溪2號管線對德國能源供應補給,並非具決定性要素。」

柏林當局堅持興建管線計畫 不應牽扯對俄制裁

不過,柏林當局似乎一直堅持興建北溪2號管線,並認為對德國天然氣供應的穩定具有重要地位。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於8月下旬,在納瓦尼抵達柏林接受治療後不久,針對記者詢問納瓦尼遭毒害,德國是否應退出北溪2號管線計畫,明確地回應說,這兩個問題應該「脫鉤」看待,她指出,這條管線是由俄國與歐洲的上百家企業共同參與,應該予以完工。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德國分社社長恰贊(Guy Chazan)23日撰文指出,梅克爾在興建北溪2號的立場始終如一,不論是在納瓦尼中毒案發生之前或之後,都力挺興建這條天然氣管線。

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能源分析師威斯特法爾(Kirsten Westphal)指出,柏林當局認為政治問題,特別是納瓦尼事件,以及歐洲對這起事件做出的強硬回應,都必須跟經濟問題分開處理,特別是攸關歐洲能源安全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

梅克爾對北溪2號的立場,也獲得德國內部政黨的支持,梅克爾聯合政府夥伴的德國社民黨(Social Democrats, SPD)黨魁沃爾特-波楊斯(Norbert Walter-Borjans)表示,北溪2號管線已是幾近完工的基礎設施項目,他認為若是因納瓦尼事件必須制裁莫斯科,應該與停止北溪2號管線計畫的方向不同。布蘭登堡邦(Brandenburg)邦長沃伊德克(Dietmar Woidke)強調,北溪2號管線不僅對德國,對歐洲也都很重要。

北溪2號計畫引發歐洲陷入分歧 未來發展備受關注

另外,根據「石油價格」網站(OilPrice.com)報導,德國試圖以提供1.2億美元支持美國興建2個液化天然氣(LNG)碼頭,交換美國撤銷制裁威脅,同意德、俄的北溪2號管道興建計畫。這項消息也凸顯柏林當局決心要完成北溪2號管線的企圖。

至於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分析師布茲斯基(Carsten Brzeski)之前也對美國財經電視頻道CNBC表示,他並未見到德國有停止建設天然氣管線的跡象,不認為柏林方面會退出北溪2號管線計畫。

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在納瓦尼中毒事件後,重新引起德國及國際間對於這條天然氣管線存廢的爭議,也使歐洲陷入分歧,未來這條幾近完工的天然氣輸送管線能否竣工啟用,值得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