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國疫苗——不是問題的問題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世界報》周五(1月8日)關注中國的疫苗進展,發表文章“中國疫苗——不是問題的問題”(Chinas Luxusproblem mit seinem Impfstoff)。文章注意到,中國上周“附條件”批准了國藥集團(Sinopharm)旗下的一款新冠疫苗。這是中國首個正式獲批上市的新冠疫苗。在獲批前一天,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公布了該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的階段性分析數據,稱保護效力近80%。

然而,《世界報》文章作者卡爾克霍夫(Maximilian Kalkhof)寫道:“該公司並沒有公布第三階段測試的進一步結果。因此,觀察人士懷疑,這種批准並不是出於流行病學的考慮,而是政治上的需要。中國去年已經啟動疫苗緊急接種的事實也表明:政治優先,科學其次。因為當時雖然沒有批准可以大規模使用的疫苗,但北京在夏天就對(緊急接種)亮了綠燈。去年11月,國藥集團宣布已經為近百萬中國人接種了疫苗。”

“地緣政治影響力競賽才剛剛開始”

《世界報》認為:“在疫苗研發方面,中國從夏天開始就一直在應對不是問題的問題。在采取封鎖措施和關閉邊境之後,中國境內的感染風險已經降至很低的水平。而對於研究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劣勢,因為他們無法弄清疫苗是否真的能防止感染。 因此,中國科學家開始在秘魯、阿根廷、巴西、巴林、摩洛哥、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十幾個國家測試他們的疫苗。 各國政府也承諾向中國制造商購買疫苗或生產在當地銷售的疫苗。觀察人士為稱此為’新冠外交',與之前的'口罩外交'相呼應。”

《世界報》的文章在結尾處指出:“中國致力於研發自己的疫苗,凸顯了該國的雄心壯志。中國欲由此向世界表明,它可以在科學研究方面不輸美國和其他工業化國家。通過出口本國疫苗,北京還希望加強與那些從地緣政治角度而言,對中國具有重要性的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中國並不是第一個研發出並批准使用疫苗的國家。所以該國已經輸掉了這場競賽。但事實可能是:這裡並沒有明顯的贏家。如果能證明中國的疫苗比西方國家的更便宜、更容易運輸,那麼將由此引發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濃厚興趣。地緣政治影響力競賽才剛剛開始。”

“歐中投資協議——歐盟的成功”

《法蘭克福匯報》周六發表了一篇客座評論,聚焦歐洲和中國就雙邊投資協議達成共識一事。作者是位於德國基爾的世界經濟研究所主席菲爾貝爾邁耶(Gabriel Felbermayr)。這位國際經濟與貿易問題專家認為,經過7年談判而達成的共識對歐盟而言是一次成功,因為這是由歐盟提出的協議。菲爾貝爾邁耶還提到:“有了旨在開放市場而不是閉關鎖國的獨立對外經濟政策,歐盟就能賦予其新口號 '開放戰略自主’新的意義。”

文章作者分析道:“外商直接投資十多年前成為歐盟專屬權限。新的投資協議將將取代已有的25個雙邊協定。這本身就是歐盟在當前地緣戰略形勢下的一大收獲。但令人遺憾的是,整個談判過程非常不透明。該協議的文本尚未公開。因此,現在作出最終評價還為時過早。然而,不難看出,只有當協議的規定得到執行時,經過協商達成的協議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可行性具有說服力時,歐盟議會才會批准該協議。歐盟必須對協議的執行保持警惕。為此,歐盟不久前任命了一名首席貿易執法官。他的任務可不輕。而有關人權標准的落實:歐盟剛剛通過了一項現在可用的制裁機制,而且不妨與美國一起實施。”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安靜 (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