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 停止新建海外煤電 中國意欲搶佔綠能市場

(德國之聲中文網) 立場左傾的《新德國報》以"氣候保護的表演賽"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在本年度的聯合國大會上,美國總統拜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競相做出氣候保護承諾,歐洲則仿佛只是看客。

"習近平不甘落後地宣布,中國將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目前,北京是許多國家煤電項目的主要出資方,私營投資者則通常擔心無法預估的風險。然而,習近平的宣示也只不過是面對現實的調整,因為少數幾個還在新建煤電廠的國家(比如孟加拉、印尼、菲律賓、越南)已經擱置或大幅削減了相關計劃。現在本應該處理的是中國境內的新建煤電項目,全球新建煤電項目的3/4位於中國。"

"不過,習近平的承諾依然是脫碳進程的又一個重要訊號。聯合國大會本來就是以象征意義為主。現在,德國政府也只能站在一旁鼓掌。盡管歐盟方面向願意遵守巴黎氣候協定的發展中國家承諾降低關稅,但是這些話是說給專業人士聽的。在氣候保護的表演賽上,歐洲只是看客。"

《每日鏡報》以"北京會算賬"為題,指出習近平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並非出於純粹的利他動機。

"習近平的這一宣示可謂是爆炸性消息。目前,全球公共對外投資所涉的煤炭項目中,50%以上的資金都來自中國。假如北京能恪守這一承諾,就會有20多個國家中止其煤電項目,總共涉及4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相當於德國全部現有煤電廠的裝機容量總和。"

"迄今為止,中國並不總是以氣候保護先鋒的形象示人。北京將經濟增長列為最優先要務,並且不惜也使用有害環境的技術。然而,時代在變遷,自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簽署以來,全球計劃中的煤電項目已經有76%被取消。"

"現在,煤電廠幾乎在世界各地都面臨虧損。即便在中國,金融機構也已經在公開考慮撤出煤炭業務。況且,中國在境外投資的新能源項目已經在2020年超越了境外化石能源發電項目的投資額。"

"如果中國不再投資境外煤炭項目,這背後也有經濟考量。所以,習近平的宣示不應該被過高評價。他在聯大演講中並沒有提出新的氣候保護目標。這意味著,中國境內的煤炭需求還會繼續增長到2025年,而碳排放量則要等到2030年才開始下降。碳中和的目標更是要等到2060年才會實現,比歐盟晚了約10年。中國向巴黎氣候協定剛剛伸出了一根手指頭,而不是一整只手。盡管如此,這依然是中國向全世界釋放出的極其重要訊號:既然連煤炭大國中國也能做出這樣的讓步,那其他國家也可以妥協。"

《明鏡周刊》則以"中國力推全球能源轉型 也是利己"為題,分析指出,習近平宣示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其真實目的是大力向他國推銷中國的新能源技術,從而搶佔至關重要的全球綠能市場。

作者注意到,中國早已是全球太陽能發電板市場的領軍者,中國產的風電設備也暢銷全球,而習近平的聯大演講中,也提到了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綠能技術。"在這場生態攻勢背後,很有可能藏有經濟利益。可再生能源被認為是最大的全球未來市場,也是地緣政治槓桿。誰能夠堅定地擴建新能源設施,誰就能擁有更安全的能源供應、更低廉的能源價格,並且通過專利、技術出口獲得更多的收入。"

文章隨後指出,中國政府在十年前就開始為本國相關產業布局,力圖爭取全球市場領軍者的地位,其決心比歐盟大得多。盡管中國的煤炭消費量還要過幾年才開始下降,但是在國際競爭中,中國正搶佔越來越有利的地位。

"對於歐洲政客以及企業而言,今後將越來越難以宣稱'既然中國無動於衷,那麼歐洲本地的氣候保護措施對全球而言微不足道'。中國早已在行動,而且在部分領域比歐洲快得多。最晚到9月22日的聯大會議上,這一點已經無法繼續忽視。"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