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對華政策上,歐美難以取得共識

(德國之聲中文網)《商報》發表評論稱,拜登就任總統後,“維持了七十年之久的歐美婚姻暫時沒有了離婚的危險,但激情也已不復存在。雙方都深知對方的重要性,但由來已久的利益沖突也會繼續存在。這篇題為《拜登也信奉美國優先論》的評論寫道:


“無論怎麼看待中國,美國都還是處於權力架構的頂端。德國則總是過分地自甘示弱。華盛頓追求全球利益,而德國則注重地區利益。關鍵時刻,美國會不惜在全球任何地方動用武力,而德國甚至不具備實行自衛的能力,向其他地方出兵就更無從談起了。

柏林政府一項視戰略行為為洪水猛獸,同倫敦和巴黎不同,柏林政府更是視自身以及歐盟為一股民事和和平力量。這也將是今後三年拜登執政期間,雙方之間仍將繼續存在的鴻溝。

同特朗普一樣,拜登也希望將歐洲人綁上同中國開展世紀對決的戰車。英法兩國已經向南中國海派出了大型戰艦,而德國並沒有遠洋艦隊,只有六艘潛艇,數量上同小國以色列相當。有鑑於此,柏林會同華盛頓一道,抗衡中國的技術攻勢,但不會參與針對中國的戰略布局。

原則上講,德國不會輕易就被招募成盟友。德國在對華關系問題上,經濟利益的考量佔據著主導地位。1900年,威廉二世治下的德國曾對中國發起過軍事干預,當時的中國並無還手之力,而今天的中國正在迅速發展成軍事強國。拜登會繼續向柏林施壓,而柏林則會采取迂回路線。”

評論作者Josef Joffe認為,“美國優先”的路線並非特朗普首創,無論是當年的奧巴馬,還是現在的拜登總統,都會將美國利益置於首位。但在中國迅猛崛起的大背景下,美國自顧自的發展趨勢顯然是不足取的。評論接著寫道:

“德國慢慢地意識到,美國為歐洲撐起保護傘的那個美好年代已經成為了過去。而要等到歐盟和英國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在此之前,應當充分利用後特朗普時代提供的機遇,去努力修復歐美婚姻。

失去了美國,歐洲還能有什麼作為? 而美國又何處去尋找可以替代歐洲的天然盟友? 歐美聯合起來,就可以擁有八億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280萬士兵以及全球經濟總產值的一半。我們甚至還省卻了學習中文的苦惱,可以將英語作為工作語言,畢竟相互了解的基礎是相互理解。”

繼內蒙古和青海之後,有報道稱,上周日四川省有關當局也下令關閉了當地的比特幣“礦場”。此舉顯示,中國政府正在進一步收緊對虛擬貨幣市場的管控。《法蘭克福匯報》報道稱:

“中國政府出台針對比特幣的強硬措施,可能是擔心不受央行控制的資金流動會引發中國金融市場的動蕩。

分析師們認為,中國政府非常懼怕這種國家無法監控的非法資金流動不斷擴大規模。除此之外,中國正在研發本國央行監控之下的虛擬貨幣。”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