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捍衛台灣就是捍衛歐洲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客座評論稱,面對中國對台灣發出的軍事威脅,西方世界必須亮明立場,因為北京的野心絕不僅限於吞並台灣。這篇題為《西方必須阻遏中國》的評論寫道:


“吞並台灣絕不是習近平的全部意圖,事實上,中國同其所有鄰國都有領土糾紛。在西太平洋地區,中國同日本、韓國、台灣和菲律賓都有爭執。中國在同首爾爭奪一處暗礁,同日本存在爭執的是一處島嶼,原本中國對該島屬於日本並無異議,但隨著此間發現原油,中國的立場也就發生了變化。從今年三月至今,中國還佔領了南沙群島中屬於菲律賓的島嶼。佔領島嶼的可能是中國軍人,但卻沒有穿著軍服,這或許是習近平從普京那裡學來的招數。


此外,北京還在西太平洋用填海方式造了一些人工島嶼,並對其進行軍事化改造,而此前海牙國際法庭已經裁定北京無權對南沙群島提出主權索求。北京的目的很明確,他們要將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島嶼都納入中國領土範圍,從而使迄今為止的國際海域變為中國領海。


中國還制定了《海上交通安全法》,從而對國際海運的自由通航構成威脅。依照這一法律,中國有權對任何進入其‘領海’的船只發動進攻。一旦習近平的願望得到實現,那麼從西太平洋直至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通道,將全部置於中國控制之下,西太平洋的海底因特網電纜也將面臨同樣命運。從習近平近來的講話來看,對台開戰似乎已經不可避免。與此同時,中國同美國的親密盟友日本、韓國以及菲律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也同樣存在。然而,事實上,中國並不希望發動這樣一場隨時可能觸發世界大戰的軍事行動。北京的如意算盤是,西方世界舍不得失去中國這樣一個龐大市場,制定一個《海上交通安全法》就足以讓自由世界聽其擺布。”


評論作者Alexander Görlach是卡內基國際事務道德委員會的高級研究員。他認為,中國的擴張行為已經引起了太平洋地區的軍備競賽。評論寫道:

“習近平的目標是在不遠的將來控制從吉布提到澳大利亞的國際海域。自由世界絕不應允許習的夢想成真。而阻遏北京的第一步,就是要捍衛台灣。美國上周再度重申了支持台灣的立場。台灣是歐洲的第五大貿易伙伴,幾乎所有手機的芯片都是台灣制造。台灣民眾擁有自由,而這正是北京想要剝奪的。有鑑於此,歐洲也應堅定地站在台灣一邊,並承諾對台灣的支持。捍衛台灣的自由,就是捍衛歐洲的自由。”


中國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國,沒有中國的合作,顯然人類抗擊氣候變化的努力,也將無法取得成功。《世界報》就此寫道:

”從絕對數字來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排放量超過了工業七國的總和。中國能源的三分之二來自煤炭發電,這也是中國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主因。鑑於中國政府仍在對煤炭消耗給予慷慨的補貼,因此目前並無跡象顯示中國會改變能源政策。恰恰相反:中國今年的煤炭消耗預計將遠遠超過以往。除此之外,同中國的發展援助和基建項目一道,中國對煤炭的狂熱消費也被輸往境外:目前全球70%的在建和立項火力發電廠都是由中國出資的。對各國政府是否遵守巴黎協定進行評估的‘氣候行動追蹤’平台認為,中國的氣候保護措施‘嚴重不及格’。

除此之外,觀察家們還有另外一種憂慮:今年九月美國環保事務特使ke'li訪華期間,中國外長王毅曾明確表示,不討論原則性的政治問題,中國就不會就環保合作問題同美方展開討論。王毅當時表示,環保問題是荒漠般中美關系中的一個綠洲。有鑑於此,北京顯然並不忌憚將環境保護問題作為向華盛頓施壓的手段。”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