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擺在拜登面前的「硬骨頭」

(德國之聲中文網)拜登履新之後,外界十分關注他如何處理前任特朗普留下來的外交"爛攤子"。《明鏡周刊》駐華盛頓記者Alexander Sarovic撰寫文章分析了拜登面前最緊迫的外交任務:"氣候保護、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在特朗普任期內,美中關系跌入了糟糕的低谷,而拜登又將如何處理一個日益自信的中國呢?

從"改革者"到"暴徒"的轉變

作者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比:回顧2012年2月,拜登作為美國副總統接待了當時還是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這位民主黨人盛贊即將走上中國最高領導地位的習是改革者,並稱他將會展現出'中國領導人的另一種面貌'。拜登對中國勢不可擋但卻'和平的崛起'表示歡迎。"

然而時移世易,文章接著講述道,到2020年拜登再談起習近平的時候,選用的詞匯是那個"暴徒"(thug)。"當然選擇這樣的表述也是為時勢所逼,因為拜登當時正在競選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盡管如此,這種語氣的轉變也反映了過去這些年中,不管是美國民眾,還是這位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對中國的看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在特朗普任內,美國不僅對中國發起了硝煙四起的貿易戰,而且還通過各種"退圈"行動從世界舞台上後撤,與此同時中國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所以拜登也批評自己的前任是"虛假的強硬"。文章分析認為,"這位民主黨人在上任之後,會對北京采取不一樣的戰略,最好是和美國盟友協調行動。"

"在奧巴馬時代那種預支信任的態度,現在不會再有了。那時的拜登也低估了習近平在國內排除異己、在海外擴大影響力的速度。"這位新總統已經宣布,要將人權作為自己外交政策的核心內容。"至於他究竟會以多強硬的態度去和北京正面對峙,比如在香港特區自治權逐步喪失、殘暴鎮壓維吾爾人等問題上,都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因為在其它領域,拜登還是會需要中國的。"

"殺雞儆猴"的手段?

《南德意志報》(SZ)也關注了拜登上任之後的美中關系走向,不過更側重於分析北京方面的策略。該報題為《一開始的警告》(Zum Einstand eine Warnung)的文章分析認為,新總統剛剛宣誓就職,中國就宣布對前總統特朗普麾下的28員重要人物實施制裁,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舉動。

"盡管中國的懲罰行動主要是針對特朗普一派,但這也可以被視為向拜登發出的警示信號。這種不友好的行動和外界對中國的預期相反,因為人們普遍猜測北京會努力爭取重啟中美關系。它恰恰顯示了,北京對於兩國關系短期內緩和並不抱希望。"

中美關系在特朗普任期內經歷了怎樣的沖擊,自然是毋庸贅述。文章在回顧了這一歷程之後分析道:"對於北京來說,有一點是明確的:拜登上任,雖然是一位更加願意按常理出牌的總統入主了白宮,但是北京並不期待美國政府對華政策能夠因此變得更加友好。拜登宣布要打造一個由美國領導的志同道合國家聯盟,共同對付中國破壞游戲規則的行為,這樣的計劃在北京看來自然是一種危險。"

作者指出,北京還取得了一項外交上的勝利,那就是和歐盟達成了雙邊投資協議。在七年的艱難談判之後,北京還是做出了大幅的讓步,就是為了趕在拜登上任之前把這份協議敲定。

根據中國宣布的制裁措施,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等28人將不能入境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並且他們本人和與之相關的企業機構都不能在中國從事商業活動。文章最後總結道:"這些制裁措施也可以被理解為是向美國經理人、企業和顧問發出的威脅:誰只要敢批評中國,未來就要自己承擔後果。"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雨涵(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