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西方應該害怕中國崛起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網上很容易就能找到拜登與習近平的合影:數十張照片中,這兩位國家領導人舉杯共飲或穿著便服與一群年輕人交談,這傳達的信息似乎是:這是互相理解的兩個人。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幾乎沒有哪位政治家像這位新任美國總統一樣,數十年來如此致力於將中國融入全球經濟中",《南德意志報》2月1日一篇題為"西方應該接受競爭"的評論文章在開頭這樣寫道。

文章表示,鑑於這些過往,如果拜登很快就撤銷前任特朗普"基於對經濟學錯誤理解"的對華關稅似乎合情合理。"但是拜登恰恰不能這樣做。這是因為,即便特朗普的方法是錯誤的,他的直覺卻是正確的:北京政府多年來違反世界貿易規則--允許在國外盜取專有技術、兼並競爭對手;在國內補貼本國企業、讓競爭對手難以進入市場。全部這些的目的是在所有未來技術中(從人工智能到自動駕駛再到太空旅行)都佔領世界市場領先地位。如果中國成功做到這一點,那麼中國將不僅僅在經濟上、而且也在政治、軍事和意識形態上主導世界。"

那麼美國和歐洲應如何應對?作者Claus Hulverscheidt在文章中指出,重要的是先承認以下三點:"第一,三十年前制定的利用西方經濟體系向中國輸出民主和自由的計劃失敗了。第二,即使是強大的美國,長期來看也無法阻止中國在經濟上繼續崛起。第三,單獨對抗無濟於事,甚至會適得其反,畢竟,在諸如氣候變化等領域的鬥爭,只能通過共贏實現。"

文章隨後指出,北美、歐盟及其在亞洲的盟友需要一個新的共同戰略,該戰略一方面要能與北京合作,但另一方面也要接受這種體制性競爭,並制定明確的游戲規則。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中國破壞了規則,就必須迅速做出共同反應。"文章寫道,可以想象的共同應對策略如金融制裁、對尖端技術的進出口禁令、有針對性的關稅、針對企業的投資、並購禁令等等。這應該會觸動北京,因為就像世界需要中國的工廠和消費者一樣,中國也需要世界的專業知識和消費者。

文章在最後表示,"如果拜登與美國的新老伙伴能夠成功給自由、民主、開放和遵守規則的思想注入新生,那麼西方就不必害怕與中國發生沖突。恰恰相反:那時西方最有希望在體制性競爭中戰勝一個專制的、崇尚民族主義與重商主義的政權"。

"中國的阿卡琉斯之踵"

德國《時代周報》2月2日的一篇專欄文章同樣關注了中國崛起這個話題,作者Theo Sommer認為,中國崛起看似勢不可擋,然而卻也有其致命弱點,那就是人口的迅速老齡化。文章表示,據人口統計學家預測,到了2100年,中國人口將距離峰值減少48%,降至7.32億。而其中起決定性因素的是20至49歲年齡段的人口會減少4億,相當於下降84%。社會老齡化問題愈加嚴重。

文章寫道:"人口的發展變化是中國崛起這一奇跡的阿卡琉斯之踵(致命弱點)。目前,中國正面臨一場人口危機,同樣的危機曾在上世紀80年代抑制了日本經濟的發展。這會帶來經濟領域、社會領域甚至軍事領域的巨大問題。美國政治學家貝克利(Michael Beckley)曾有些諷刺地說,到時候中國也就不得不在為解放軍生產大炮還是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生產拐杖之間做出抉擇。"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王凡(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