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電網建設受阻 廢核轉型延後

高壓電網的建設對於歐洲再生能源配比提高佔有一席之地。(陳文姿攝)
高壓電網的建設對於歐洲再生能源配比提高佔有一席之地。(陳文姿攝)

▲高壓電網的建設對於歐洲再生能源配比提高佔有一席之地。(陳文姿攝)

德國確定2022年全面廢核、2038年棄煤,再生能源占比更是直直高升。不過,再生能源的分布取決於天然條件,未必是在用電量高、人口多的地區,加上電力時時刻刻受到天候影響,負責傳輸電力的電網成了穩定供電的關鍵。不過,即便是再生能源支持度很高的德國,民眾對電網建設抗議不減,電網進度落後,甚至影響轉型進程。

德國為能源轉型規劃65項、共7700公里長的新電網,至今只完成了1100公里。其中,長達600公里、肩負將德國北部風電傳送到南方工業大城的「南方線路」(Sued Link)原定2022年完工,以接軌廢核後的電力供應。在大眾不滿高空線路的景觀與環境衝擊下,轉向地下化,預計延後至2026年才能完工。

為突破電網建設的障礙,德國的公民參與程序也面臨再進化,這一路的挫折,也是能源轉型過程必須學習的一環。

◆愈早溝通愈有效?

德工程師親身經驗:愈晚才有切身感

「愈早納入公眾參與,愈可以減少爭議。」道理人人會說,但輸電營運商(TSO)主管工程師凱德勒(Kaendler)的經驗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他抱怨,他家附近就有一個新建電網計畫,但大部分的人在規劃階段根本不關心,等建置程序快開始了才跳出來反對。

德國電網的規畫有一套漫長的程序,從評估需求與必要性、決定線路起點與終點、再確認路徑、最後確認細部路線與寬度,過程須經公開諮詢或議會審查,但光有公眾參與的口號並無法解決問題。

凱德勒的遇到的狀況不是特例,智庫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針對電網計畫公眾參與所提出的報告顯示,在輸電線路還不確定的階段,民眾大多無感。等到線路幾乎底定,人們才開始質問,「為什麼線路要經過我家?為什麼不走其他路?」接著又回到問題起點,質疑線路到底有沒有必要性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參與矛盾。

◆科技人再進化講數據也要重溝通

參與矛盾遇上複雜性高的電網,溝通難上加難。在一場座談上,凱德勒坦言挫折。他說,電網規劃與建置考量是很複雜的電力及工程考量,外界並不理解,都抱怨電網費太貴。對電網公司也不信任,質疑輸電商蓋電網只是為了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