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校正回歸2/限制資訊接收 吃睡正常抓穩生活節律

疫情期間資訊繁雜,若有出現焦慮情緒,建議應避免緊盯疫情相關訊息。(圖/黃鵬杰攝)
疫情期間資訊繁雜,若有出現焦慮情緒,建議應避免緊盯疫情相關訊息。(圖/黃鵬杰攝)

疫情爆發之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在疫情第一時間就啟動院內關懷團隊,身心科主治醫師李信謙說,瘟疫傷的不僅是人的身體,更傷害人的心靈。比起SARS時封院阻隔的粗魯隔離方式,這次許多醫療機構都啟動關懷機制,希望達到「被說出、被看見、被分擔」的目的。

「疫情的心理影響不論在時間、深度、廣度上,影響範圍非常廣泛。」李信謙舉例,四月發生的太魯閣號事件是屬於急性且短暫性的心理壓力。但疫情卻是不斷在變有延續性,而且與每個人都切身相關,所帶來的心理影響當然也就更嚴重。短短幾個月的SARS事件到現在許多人還記憶猶新,就是最好的例證。

醫師李信謙表示,因疫情發生時間較長、每日都有變化,容易造成民眾焦慮,甚至變成慢性壓力。圖為李信謙透過電話關懷被隔離者。(圖/李信謙提供)
醫師李信謙表示,因疫情發生時間較長、每日都有變化,容易造成民眾焦慮,甚至變成慢性壓力。圖為李信謙透過電話關懷被隔離者。(圖/李信謙提供)

李信謙解釋,疫情的時間軸拉得很長,每天都有新的數據、新的改變;壓力大的人焦慮感會因為這些刺激不斷升高,逐漸變成慢性壓力;民眾要提升危機因應能力,就必須靠正向心態增強心理韌性提升自我抗壓力。

疫情所影響的廣度與深度也超過其他事件。李信謙說,疫情演變至今幾乎就像在自己身邊一樣,這種恐懼感會擴散到生活每個地方;至於深度則是疫情影響了大家的生活型態;生活型態改變本來就是一種壓力,現在大家過著類隔離的生活,若疫情無法控制,影響層面只會越來越深。

李信謙就接獲一個個案,本身是退休人員具有統計專業,有高血壓病史偶爾失眠;原本疫情爆發時就知道會影響自己的心情,所以並沒有特別關注。但是周遭親朋好友關心不斷,讓他好奇把電視打開,沒想到打開後就關不掉了。

「他有統計上的專業,對於數字特別敏感,他還會蒐集指揮中心公布的相關數字,做出自己的預測模型,隔天緊盯著電視,看看是否如自己所預期。」結果不論預測得準不準,都對他心裡造成極大影響,失眠變得更加嚴重。

李信謙後來提醒他,要先嚴格限制看電視新聞的時間,每天只要固定接收適當訊息即可;同時也希望家人協助幫忙轉移注意力,經過了兩三個禮拜,才慢慢恢復正常。

疫情打亂了眾人的生活節律,醫師建議應盡量保持規律作息,尤其三餐時間固定為佳。(圖/123RF)
疫情打亂了眾人的生活節律,醫師建議應盡量保持規律作息,尤其三餐時間固定為佳。(圖/123RF)

李信謙分析,比較容易出現焦慮憂鬱感的人,第一步就是減少接受訊息的時間,並建立抒發管道。把焦慮說出來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法;如果再加上聽的人可以好好的對待與處理,相信一定可以降低很多不需要的負面情緒。

李信謙特別提醒,疫情下大家都過著類隔離的生活,幾乎打亂了「生活節律」,如果是短時間影響不大,一旦疫情時間拖得比較長影響就會出現。所以建議基本節律一定要維持,起床、就寢、三餐時間都要固定,才不至於太過走鐘。李信謙也呼籲,不需要用歧視的眼光看待確診者或是被隔離者。他解釋,會有歧視是因為對疾病的不了解,進而產生害怕;如果歧視者能多一點了解,被歧視者能夠理解歧視者的心理,這樣就能產生互相體諒的正確心態。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心理校正回歸3/失眠可為評估因子 疫情睡好覺有三招
寵物情緣/國民岳母超有愛 王彩樺全家上演柯基情
林瑞陽兒模樣帥氣、身材精壯!回台接演「同志」吸1.5萬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