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一夕滅絕 蛇類靠2優勢活下來 演化超成功

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龍滅絕,沒想到卻讓蛇類因此壯大。(示意圖/達志影像)
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龍滅絕,沒想到卻讓蛇類因此壯大。(示意圖/達志影像)

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地震、海嘯與野火,接著塵埃遮住太陽,進入10年黑暗期,使地球上76%的植動物因此消失,其中蛇類卻靠「躲在地底」、「可長時間不進食」的2優勢,撐過極端氣候,如今甚至演化出3000多種物種。

根據《BBC》報導,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帶領的英德研究團隊,利用化石分析現代蛇間的基因差異,近日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指蛇如今能夠成功繁衍並生存於世界各地,主要歸功於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的災難性事件。

地質考古證據顯示,6600至6500萬年前正值白堊紀和古近紀,當時一顆小行星撞擊現今墨西哥灣附近,參與研究的克萊恩博士(Dr Catherine Klein)提到,「這場災難使生物鏈崩潰,讓蛇得以生存與發展,甚至到其他洲繁衍,如果沒有這顆小行星撞擊,牠們很可能不會有今天」。

當小行星撞擊墨西哥後,部分蛇類和哺乳類、鳥類、青蛙和魚類等少數物種在這場災難中倖存,其中遠古蛇類與現今蛇類相似,同樣靠爬行及吞食獵物生存,由於當時食物短缺,倖存的蛇類能夠長達1年不吃不喝,且當時牠們主要生活於地下或濃密雨林中,得以避開大火和惡劣的外部環境,還可以獲得稀缺的水分。

小行星造成生物滅絕後,蛇類的競爭者就變少了,讓牠們能前往新棲地、新大陸,尋找新獵物,其中首先登陸亞洲,並隨著時間演化,蛇的體型變得更大,分佈也更廣,蛇類的多樣性也更多元,陸續繁衍出不同分支,例如樹蛇、海蛇、眼鏡蛇等物種,都是在恐龍滅絕後才出現的,就連長達10公尺的大型海蛇也是。

巴斯大學自然演化中心的朗瑞奇博士(Dr Nick Longrich)指出,地球每經過一次滅絕,就會迎來翻天覆地的「創新時代」,蛇類是當今地球上演化最成功的物種之一,除了南極洲以外,都能看到牠們的身影,無論是海裡還是乾燥的沙漠,而且牠們的體型也非常多種,最小蛇類只有幾公分長,最大蛇種則長達數公尺。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外資一動作洩行情 散戶回頭找IC設計兩大咖
龍劭華問「為什麼拋棄我」 生母回9字讓他心碎了
國光女神泳裝鏤空V到肚臍 撥髮掉出E級曲線友驚:太夭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