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炫富又自稱普通人?你可能中了「凡學」這招!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書宜在德國

據說最近中國很流行「凡爾賽文學」一詞,我也讀到一篇討論凡爾賽文學的文章,被裡面浮誇的例子逗到不行。

以下是凡爾賽文學的幾個例子:

「唉!最近學校的考試真的很多,都快應付不來了,覺得自己蠻笨的。真不知道我當初怎麼能夠進來念哈佛的?很懷疑自己的能力耶!」

「就表明了自己是個很節儉的人,如果東西還能用就繼續使用,不喜歡買新的。殊不知男友又在我生日的時候買一個 Gucci 包給我!很不喜歡他這樣!何況以我現在的身分,背 Gucci 不太適合啊!有個有錢的男友令我哭笑不得⋯⋯」

什麼是「凡爾賽文學」?

根據百度的解釋,凡爾賽文學也稱「凡學」,是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話語模式;換句話說,是以一種輕鬆、不經意的口吻,帶出自身的優越感。凡爾賽文學也不僅限於炫富,還可以炫學歷、知識,各種任何可以炫耀的事。

據中國的報導,會讓凡爾賽文學成為熱門話題,是來自於微博博主「蒙淇淇」在網路上的一些貼文,她時常在微博上分享她在北京奢華的生活,例如:

「3 年前我第一次去別墅區,杭州西溪融庄,問阿姨住幾樓啊?她一臉不耐煩地說,沒有幾樓!都是幾區幾棟,一棟都是我家!後來我在北京換了別墅,人口申報,工作人員說地址要補全,準確到幾零幾。我輕輕說,不好意思,您再看看。他看了看說,啊,別墅區,不好意思。我說沒關係,我以前也不知道。」

另外一篇應該是她在談論她先生:

「突然覺得他太省了,重要場合穿 10 多萬的 KITON 高訂,平時上班也就 3 萬多的 Zegna 山羊絨蠶絲西裝,皮包萬年不變的 Armani,皮鞋 D&G。但平時出去玩,他都優衣庫、adidas 幾百塊,當然吃法餐 fine dining 時會換。剛我跟朋友吐槽,朋友說:『帥哥穿什麼都好看,你看他高中穿大麻布制服,不也是男神?』」

而「凡爾賽文學」一詞則來自於微博博主小奶球的創意,今年 5 月她拍影了一支名為「凡爾賽公開課」的影片,根據《BBC》報導,她取名凡爾賽是因將貴族與法國做聯想,而凡爾賽宮是法國貴族的代表,因此她將這個炫富的現象稱為凡爾賽文學。她在影片中分析出凡爾賽文學的三大要素,分別為:

1. 先抑後揚,明貶暗褒

2. 自問自答

3. 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借助他人的評論來稱讚自己

她也以自己的微博舉例:

「老公問都不問就給我買了一大堆祖馬龍(Jo Malone),SA(銷售)都被他嚇了一跳,說第一次見這麼有心的男士,哪裏有心,他就是怕沒有禮物我怪他,可我真的不!喜!歡!香水不一定要貴,看來男人真的不懂女人。要是他知道我從保安到鄰居都送了個遍會不會罵我啊。」

除了以上三大要素,表情符號的選擇、打卡的地點,也都是要精心挑選,另外回覆留言的方式也很重要,就算是在炫富,也可以時不時稱呼自己是「普通人家」,謙虛一下自己。凡爾賽文學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和模仿,中國網友甚至在豆瓣開啟了「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繼續研習這門「文學」。

凡爾賽文學的反思

看到這個現象,讓我想起了幾前年很活絡於社交媒體的自己,雖然我可能不至於到誇張的程度,但以前我還是偶爾會想要在網路上面展現一下自己。在一段低落的時期,我關閉了臉書一段時間。當我停止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之後,卻發現一種心中的寧靜與踏實感。最近在網路上偶然讀到了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生活有兩大誤區:一是生活給人看,二是看別人生活。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行,用不著向別人證明什麼。千萬不要光顧著看別人,而走錯了自己腳下的路。」

當我們活躍在社交媒體上展現自己的時候,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可能在為他人的眼光而活,為了尋求關注,而盡可能地展現自己,我們也可能花太多的時間去關注他人的生活,迷失了自己的生活焦點。

以前我很沉迷在社交媒體當中的時候,我除了發關於自己的文,也常常追蹤他人的生活動態,難免會看到一些我不喜歡的內容。例如以前很不喜歡某個人常常在臉書上賣弄知識,因為那些看似知識的內容,對我來說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但現在回頭想想,或許他就也只不過是一個想要尋求認同和關注度,或想要得到讚美的人而已,我心中也頓時多了一些同理。

其實在凡爾賽文學這股風潮當中,可以發現兩群人的存在:「希望用生活動態來尋求關注的人」和「或許過多關注別人動態的人」。瀏覽了一下「凡爾賽學研習小組」在討論的內容,看到有一些人截圖社群媒體上一些人的動態,討論那些人的動態內容符不符合凡爾賽文學的要素,此舉便給予了這些炫耀大量的關注。

有一次在網路上聽一位德國牧師講道,他問我們會常常在網路上關注別人的生活動態嗎?如果是的話,我們便是在過他人的 " second-hand life "(二手人生),甚至可能因此錯失了與真人互動、交心的可能。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中國社群上,低調炫耀的「凡爾賽文學」正流行──然而,我們何需活給別人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虛構的社群形象,可能招致什麼危險?從加拿大的留學生綁架案說起
為什麼妳要「看起來毫不費力」,才顯得特別「高級」?

作者簡介:

書宜,新北市出生長大,輔仁大學德語系畢業,目前正在德國萊比錫大學讀 European Studies。 對於外語和歷史充滿興趣,喜歡觀察了解異國文化,希望透過自己與歐洲的第一線接觸,分享在歐洲的所見所聞。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