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削弱烏克蘭「寡頭」勢力!《華郵》:有助於重建更民主多元的戰後社會

自烏克蘭1991年獨立以來,該國的政治、經濟、能源與工業等多集中在少數的「寡頭」(oligarchs)手上,他們控制新聞媒體、帶動政治風向,被視為是破壞烏克蘭國內政經穩定的亂源。《華盛頓郵報》近日指出,俄烏戰爭大幅削弱烏克蘭寡頭在國內的權勢,這有助於該國建立一個更民主、更少腐敗,且經濟更多元化的戰後社會。

「寡頭」是烏克蘭政經發展的亂源

1991年烏克蘭脫離蘇聯宣布獨立後,寡頭們即以低廉價格收購大量國有資產,包括倉促被私有化的礦場、工廠、鐵路和農作機構。隨後,他們為鞏固並累積更多財富,不惜掌控媒體輿論、拉攏政府機關,甚至直接在國會建立(或購買)影響力,成為烏克蘭政治經濟腐敗的根本原因。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s)8日指出,與俄羅斯寡頭相比,烏克蘭寡頭擁有更大政治影響力的原因在於,烏克蘭從未出現像普京(Vladimir Putin)這樣的獨裁者,因此他們不容易受到當局的打壓或拉攏。

分析人士則稱,寡頭長年把持國家政經大權,導致烏克蘭成為一個被薄弱政府機構拖累的國家。烏克蘭中央銀行前副行長、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烏克蘭事務負責人拉什科凡(Vladyslav Rashkovan)坦言,此情況讓烏克蘭經濟卡在「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過渡區」。

拉什科凡在去年一項針對寡頭制度的研究中指出,在1990年時,烏克蘭人均GPD高於波蘭,但由於後者擁有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幾年後不僅如願成為歐盟(EU)會員國,其人均GDP更成長至烏克蘭的3倍之多。但對目前的烏克蘭來說,成為歐盟正式會員國仍是遙不可及的夢。

「烏克蘭實際上是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尤凡諾維契(Marie Yovanovitch)說,「如果這些錢都能回到烏克蘭再進行投資,而不是進到人們口袋並匯往國外,一切情況會好很多。這就是寡頭所造成的根本腐敗制度。」

2022年10月17日,俄軍派遣多架無人機轟炸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AP)
2022年10月17日,俄軍派遣多架無人機轟炸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AP)

2022年10月17日,俄軍派遣多架無人機轟炸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AP)

烏克蘭首富大權一把抓

拉什科凡的研究指出,儘管烏克蘭前20大富豪的名單每年都略有變化,但自2007年以來,有7位年年都榜上有名,其中包含烏克蘭首富阿克梅托夫(Rinat Akhmetov)。現年56歲的阿克梅托夫,曾任烏克蘭國會議員,現在則是SCM控股集團創辦人和主席,以及「頓內次克礦工足球俱樂部」(Shakhr Dtaonetsk)的持有者。

自2000年代中期起,他便把持烏克蘭國內鋼鐵、能源、交通、農業、媒體等產業大權,今年4月烏軍頑強死守的亞速鋼鐵廠(Azovstal Steel and Iron Works),亦是其名下資產之一。此外,阿克梅托夫據稱在倫敦擁有一棟價值2億2000萬美元的公寓,並於2019年在法國南部買下一幢曾經屬於比利時國王的古老別墅。

不過,自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引爆歐洲自二戰落幕之後最大規模軍事衝突後,阿克梅托夫的金山銀山開始受到威脅。根據美國財經雜誌《富比世》(Forbes)報導,俄軍2月24日入侵以來,阿克梅托夫的財產已從76億美元縮水至43億美元,而其損失多來自遭到俄軍轟炸的大型發電廠、鋼鐵廠、煤礦場及農作地。

俄烏戰爭削弱富人權勢

一位億萬富翁變得稍微不那麼有錢,對於一個命運飄搖的國家能產生多少影響呢?《華郵》引據多位烏克蘭和美國專家的看法指出,隨著戰爭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基輔當局對社會的控制漸增,以及烏克蘭人民對既有腐敗政治的厭倦,烏克蘭寡頭在國內的聲勢早已大幅下滑,這將助於該國建立一個更民主、更少腐敗,且經濟更加多元化的戰後社會。

「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一種政治文化的終結。」烏克蘭總統高級助手的前任顧問安德魯西夫(Viktor Andrusiv)這樣描述寡頭們的殞落。基輔經濟學院(Kyiv School of Economic)院長米洛瓦諾夫(Tymofiy Mylovanov)表示,這場戰爭已讓烏克蘭人明白,他們未來的經濟模式應跟隨歐美,而非俄羅斯,「競爭才是對抗寡頭的真正疫苗。」

阿克梅托夫則告訴《華郵》,他支持實施價值數千億美元的「新馬歇爾計畫」(new Marshall Plan),協助國家重建。他更直言,「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全新、強大,且親歐洲的烏克蘭,它將是(歐盟)的一員,擁有強大的組織機構、明確的反腐敗法規、民主的政治制度,以及公平對待公民的方式。」

在馬里烏波爾看守亞速鋼鐵廠的俄軍。(美聯社)
在馬里烏波爾看守亞速鋼鐵廠的俄軍。(美聯社)

在馬里烏波爾看守亞速鋼鐵廠的俄軍。(美聯社)

哲連斯基致力推動「去寡頭化」

事實上,早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烏克蘭政府便不斷向國內寡頭施壓,特別在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所推動的「去寡頭化」(de-oligarchization)法令今年正式生效之後。根據該法,「寡頭」需滿足以下4項標準中的至少3項:具政治影響力、持有媒體控股、經濟壟斷能力,以及最低總資產額約為1億美元。

該法規定寡頭必須申報所有資產,並且禁止其參與企業私有化或資助政黨,政府官員則被要求定期報告與寡頭或相關人士的互動情況。哲連斯基領導的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 National Security and Defense Council)有權決定誰是寡頭,並將這些名字列入國家名冊中。

2022年11月14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訪視赫爾松。(美聯社)
2022年11月14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訪視赫爾松。(美聯社)

2022年11月14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訪視赫爾松。(美聯社)

哲連斯基打擊寡頭的決心相當堅定,他在2021年11月簽署該法為法律時便稱:「如果有人習慣收買政客,以便規避法律,那麼即使是最富有的人現在也不得不揮別這個習慣......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瓦解寡頭制度,否則烏克蘭根本不可能脫離貧困並加入歐洲共同體。」

堅稱自己並非寡頭的阿克梅托夫警告,哲連斯基對寡頭的攻擊,很可能只是以「改革」之名,行「權力奪取」之實。他說,烏國政府與商界的關係應遵循其他已開發國家的文明規範,而非通過充滿民粹主義的法律,「不論是美國還是歐盟,都沒有一項透過法外程序列舉非法不良名單的『寡頭法律』。」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