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烏國民眾齊抗俄 衛國戰爭士氣高

◎李俊毅

著名的社會學家蒂利(Charles Tilly)曾說,「戰爭締造國家,而國家發動戰爭」。他認為,國家的形成,是由於發動戰爭的決策者,為了更有效地自人民手中攫取資源,以從事戰爭,而逐漸發展的組織形式。愈能有效組織人民與獲取資源者,就愈能在戰爭中獲勝並擴大;反之則面臨淘汰。在相當程度上,此一現象似正發生於烏俄兩國。

從公開資料看,烏俄戰爭迄今,烏克蘭受到西方民主國家的支援與訓練,在部隊的組織、戰術、戰法與軍備上,皆勝過俄軍。對烏克蘭而言是「衛國戰爭」,加上戰果的累積,亦使烏軍較俄軍擁有更高昂的士氣。更重要的是,戰爭也強化烏國民眾的國家認同。

近期,烏克蘭國際社會學研究所公布一項民調,對當前實際居住在受烏國管轄領土的民眾來說,當被問到「即使面臨俄國的砲擊,武裝抵抗俄國的侵略是否必要」,71%的受訪者表示完全同意,15%表示大致同意,支持「應盡速和俄國協商,以停止對烏國砲擊,即使這意味對俄國退讓」此一陳述者,加起來僅10%。

進一步來看,雖然支持武裝抗俄的比例,由烏國西部向東部逐漸遞減,但即使是在東部地區,支持者仍有69%,主張談判者29%。若將受訪者區分為俄語與烏克蘭語受訪,選擇以烏語受訪的民眾,有89%支持武裝抵抗,7%支持談判;選擇以俄語受訪者,則有66%支持武裝抵抗,29%主張談判。此結果也顯示,外界認為烏國東部說俄語的人口,在政治立場上較為親俄,此現象雖然存在,但似乎產生變化。愈來愈多的烏克蘭人「無論地域或語言」,在戰爭過程中發展出鮮明的敵我意識,視入侵的俄國為敵人,並願意承擔風險與犧牲。當然,我們不知道戰前民眾的認同分布,也難以確認當前俄占區的民眾態度。惟若此趨勢延續,一旦烏克蘭在戰爭中勝出,其將可能是一個與戰前相當不同的民族國家。族群與語言差異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將愈來愈小,對於國家體制的認同,則會顯著提升。

根據蒂利的見解,戰爭中失利的一方將遭到淘汰。當前陷入戰爭泥淖的俄國如果戰敗,當代國際體系不至使之消失。不過國家治理體制的落後,以及衍生的種種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恐是俄國需面臨的困境。此景尚未發生,但足以令其他試圖挑起戰端的國家警惕,世人總想著發動戰爭後,取得勝利果實,然而戰爭失敗的結果,終將付出代價,應三思而行。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