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30年:「我從沒把戴森當成一家公司」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極客公園”(ID:geekpark),作者:宋德勝,36氪經授權發布。

「我們無需擔心其他的股東,技術研發永遠是我們唯一的重點。」

當詹姆斯·戴森開始研究吸塵器的時候,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西海岸,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正在車庫裡搗鼓 Apple I,比爾·蓋茨還沒有萌生輟學的念頭。

在那之後的兩年內,蘋果、微軟相繼創立,硅谷燃起了創業之火。然而詹姆斯·戴森注冊公司時,已經是十多年後的 1991 年,整整 30 年前。

沒有人會否認戴森公司的商業成功,但對詹姆斯·戴森而言,他從未把戴森「看作一家公司」。直到今天,他仍然擁有公司 100% 的股權。就是這樣的「家族企業」,卻在不久前將總部從英國遷往新加坡。

這是一家與全球科技行業格格不入的公司,但在戴森本人看來,正因為這樣的獨特身份,造就了戴森公司今天的成績。

「我是(公司)唯一的控股人,」面對極客公園的提問,詹姆斯·戴森並不迴避這個問題,「我們不需要向其他人(股東)負責,或者解釋我們的一舉一動。」

不一樣的產品

疫情的好轉,讓詹姆斯·戴森得以離開英國,去到新加坡——戴森公司的全球新總部。這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一次出國,他行程忙碌,需要為今年的新品宣傳,參加活動,在線上與世界各地的媒體交流。

在疫情期間,雖然收到全球大環境影響,但戴森的各條產品線仍然保持著不錯的銷量。從 2020 年的市場表現中,戴森發現了人們對家庭室內健康的關注。今年的各條產品線也大多在強調室內健康。

這次的新品發布包括帶有激光探測功能的吸塵器,綠色的激光通過可視化手段幫助用戶清楚地看見地板各處的灰塵,進而有針對性地清潔。

「現有同類產品採用的 LED 燈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詹姆斯·戴森說。新款吸塵器還搭配了一塊顯示屏,能夠清楚地看到吸塵器吸入了多少灰塵,這樣一來,用戶對於家中的灰塵構成與分佈就能夠形成清晰的認識。

為了能夠識別出灰塵的構成,戴森的工程師團隊花費五年時間設計算法,對於灰塵的大小和數量進行實時分析,進而呈現給用戶最直接的數據。

一條產品線空氣淨化器也推出了針對甲醛淨化的新款產品。針對消費者在意的甲醛問題,戴森在產品內新加入了獨立的固態甲醛傳感器,與普通凝膠傳感器不同的是,固態甲醛傳感器並不會因為乾化影響性能,戴森聲稱這款感應器跟自家的催化濾網一樣擁有遠超同類產品的七年壽命。

詹姆斯·戴森強調,戴森使用的淨化技術並非炭吸附,而是通過不參與化學反應的催化劑直接分解甲醛,這也避免了設備老化和耗材問題。

技術研發沒有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戴森的空氣淨化器原本只是一款風扇產品,在投入市場後,隨著用戶需求的變化,產品本身也發生了改變。

目前風扇產品根據功能不同分為空氣淨化、加濕、暖風等多個型號,「北方消費者更喜歡購買加濕的風扇,上海消費者則喜歡購買取暖的產品」。

在產品推出之初,戴森為了風扇開發了氣流倍增技術,保證通過風扇的氣流能夠流通到室內空間的每個角落。在這項技術的基礎上,公司適應市場,研發了各種消費端產品。

「戴森一直很喜歡投資新的技術,就算我們還不知道這些技術能有怎樣的應用,有時候這些技術能在一個設備中應用,我們就開始思考在其他設備中還能否應用到這項技術。」戴森的產品研發總監 Tom Crawford 在接受極客公園采訪時說道。

技術先於產品,一直是戴森公司的理念。正是因為從技術出發的路徑,讓戴森能夠在小家電這個存量市場做出與主流大相徑庭的產品。

然而技術路徑常常會在產品和商業化時遭遇挫折。

因為產品在「商業上不可行」,戴森的電動汽車項目以失敗告終。據媒體報道,整個造車項目,讓戴森損失了 5 億英鎊。在新加坡的一場活動上,戴森正面回應了這一問題,他從這個失敗的項目中學到了很多,並將諸多研究成果應用於新的方向(固態電池等)上。

「這不是一個市場營銷問題,這是技術問題。」詹姆斯·戴森說。

公司規模不重要

「失敗」,與「發明家」和「工程師」一樣,是戴森公司和他本人最常提起的話題。

從最開始,戴森發家的吸塵器產品,就經歷了 5127 次原型機研發的失敗。詹姆斯·戴森希望他的員工們永遠記住,「失敗是發明家的基因,你無法從成功中學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但是從失敗中可以。」他如此說道。

然而對於一家商業公司而言,每一次失敗都是沉重的打擊。損失 5 億英鎊的造車計劃讓任何投資人見了都要氣得拍桌子——好在戴森沒有投資人。

「我們無需擔心其他的股東,技術研發永遠是我們唯一的重點。」戴森說道。

「我只是想開發出新的技術,創造出能解決問題的產品,只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公司的規模對我而言並不重要。我所說的話都是真心所想,開發新技術、創造出解決問題的產品,這就是我的目標。我沒想過要做一家大型公司,但是如果只有做成一家大型公司才能實現我的目標,那我也不介意——但這不是我的核心目標。」采訪中,73 歲的戴森反復強調想法的真誠。

在過去幾年裡,戴森在全球的市場規模有了數倍的增長,但詹姆斯·戴森並不滿足,他還在參與研發新的電池技術,准備下一代產品。「我努力不滿足於現狀,為未來做足准備。這就是現狀,明天將完全不同,我們每天都要重塑自我(reinvent ourselves),不斷開發新的技術來解決新的問題。」

「未來難以預料,人們會有不同的需求,世界會完全變為另一副模樣。2020 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感恩母親節!戴森dyson福利品優惠下殺,限定商品6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