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2.5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小夫妻從桃園小套房換屋大安區公寓 3招買到「會賺錢」的好宅

▲圖/Getty
▲圖/Getty

【文/徐佳馨】有個滿趣味的名詞叫做「丈母娘經濟」,意思是說,想結婚之前最好先買個房子,搞定丈母娘這一關,才能娶個老婆好過年。不可諱言的,結婚成家仍是購屋市場的主力。

北市租屋:小套房 1.5 萬、兩房一廳 2.5 萬

大家都說「台北居,大不易」,房子價高不僅反映於購屋市場,租屋行情也是如此。

以單身獨居者為例,租間小套房每月需付 1.5 萬元,愈靠近市中心愈是小得可憐;有人為了省錢而租雅房,與人共用衛浴和公共設施,每月至少仍需付出 6,000 元以上,省錢的代價是得容忍較複雜的環境及犧牲部分的隱私。

至於新婚夫妻,很少有人的房租開銷能低於 2 萬元,在交通便利的地段,兩房一廳的月租約 2.5 萬元,若位處繁華的市中心,甚至高達3、4萬。

把「房租」變成「房貸」,從無殼變有殼

租金居高不下,租賃保障卻不甚完美,很多無殼蝸牛不禁思考:與其每個月繳房租,動輒居無定所,要不要把租金變成房貸,乾脆買間房子算了?假如你有這個打算,我們何不試算看看,你所繳的房租究竟可換成多少房貸?

以房貸利率 2%為例,貸款 100 萬元的償還年限若為 20 年,每月需攤還本息 5,000 元。我們以月租 1.5萬元的單身者,以及月租 2.5 萬元的小家庭為例進行試算。

單身者,在台北市區租小套房

1.5 萬元(房租)÷ 5,000 元 ×100 萬元= 300 萬元→如果你有一筆自備款,並向銀行貸款 300 萬元,每個月繳交 1.5 萬元的房貸,20 年後,你就會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套房。

小家庭,租兩房一廳

2.5 萬元(房租)÷ 5,000 元 ×100 萬元= 500 萬元→如果你們有一筆自備款,並向銀行貸款 500 萬,每個月繳交 2.5 萬元的房貸,20 年後,你們就會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從小房子慢慢養起,有機會再換屋

當然,你所存的自備款多寡影響選購房子的條件,包括總價、坪數、屋齡、地點等。重點是,拿出決心和方法去存第一筆頭期款,你的購屋夢才有機會實現。

我的一對好友很年輕就結婚了,他們的人生規劃裡包括擁有自己的房子。夫妻倆有共同目標,認真存錢,絲毫不以為苦,儘管在台北市工作,買的第一間房子卻是位在桃園市的小套房。

透過長期關注房市行情,同時好好照顧自己的小屋,當房價上揚時,他們把握機會賣屋,小賺之餘加上新的積蓄,開始把房子換到新北市、台北市,幾次之後,小屋慢慢換成大屋,如今,他們在台北市麗水街有間三房兩廳的溫馨公寓。

請不必太過羨慕,他們所做的,不過是養成儲蓄的好習慣,從小房子慢慢養起,以及把握時機換屋──這樣的經驗, 你也可以成功複製。

買到「會賺錢」的好宅,三大秘訣大公開!

天下沒有憑空掉下來的好宅,想買便宜又理想的房子, 多看、多想、多比較是秘訣。很多人只是嘴巴說很想買房子, 但卻懶得東奔西跑看房子,甚至也不想跟仲介打交道,這樣是不可能買到「會賺錢」的房子。

祕訣一、選屋最管用的三招: 多看,多看,還是多看!

很多新手買家對看屋充滿恐懼感,我想告訴大家,看屋就像談戀愛,多嘗試幾次,有經驗就不怕了,而且成功的機率將大幅度提升。

根據我所了解,沒經驗的看屋者在看過 5 到 10 間物件後,會開始建立概念;看過 10 間以上後,會開始產生直覺,逐漸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房子。

所謂多看,除了多上網關心成交行情、瀏覽出售情報之外,去喜歡的社區請教管理員也是一招,可以打聽到有沒有人打算出售房子。

如果認識不錯的房仲業者,請讓他知道你想買屋的誠意,讓他相信你是「準買方」,有時對方會把不錯且還未上網公告的物件,直接 Pass 給你。

如果透過房仲業者看屋,記得要求看相關書面資料,包括房屋的狀況都應記錄在上頭,例如是否為凶宅(指屋內發生過非自然身故,如他殺或自殺)、是否為海砂屋、輻射屋等, 房仲業者都有義務告知並詳加記錄,絕不可隱瞞。

祕訣二、從增值角度考量,有話題與機能才有優勢

有人喜歡住在繁華的市中心,有人喜歡住在幽靜的鄉間, 這本是個人好惡,無所謂對錯。但若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有話題和機能的房子增值速度遠比郊區快,若想藉由購屋投資兼儲蓄,建議優先考慮機能性,其增值率往往比較理想。

買在郊區或鄉間想增值,要評估有無重大建設

郊區的房價多半較穩定,飆漲主要得仰賴重大建設,例如高鐵設站、公共建設等,可能促使當地房價上揚,吸引部分投資客進駐。然而會飆漲就會暴跌,這是不變的定律。

整體而言,如果該地區既無生活機能,又少有就業機會,在缺乏基本面支撐的情況下,炒作拉抬的價格終將下跌。

三十多年前,台北市和高雄市的房價差距不大,但無論政治重心、經濟活動、教育資源、工作機會等,台北市都勝過高雄市,自然不難想見,北高房價在現今已有不小的差異, 若拿其他縣市相比和台北市相比,差距會更大。

祕訣三、如果想買郊區,須注意交通替代性

台北市中心的房價對受薪階級而言,是高不可攀的夢想, 因此,往郊區和鄰近縣市購屋是年輕人首購的趨勢,也是想買便宜好宅的常見做法。

環境和交通,只能從中擇一

這一兩年裡,升格的城市不少,造就許多話題,房地產價格也因此被帶動。平心而論,升格究竟會不會讓都市發展變快、居住環境變好、房價維持不墜⋯⋯,其實仍是未知之數,不宜過度迷信。

郊區的居住環境未必不好,但考慮到距離工作圈較遠的現實面,通勤的方便性已成為評估時的首要選項。一旦不方便騎車,或是發生捷運、火車停駛時,有沒有可替代的交通方案?總不能火車停擺就請假不上班吧!?當你能想到的替代方案愈多、愈靈活,房子住起來愈安心,增值空間也愈大。

有錢未必租得到房子,房東常拒絕老殘窮?

不買房子,要考慮老年生活如何安排

也許是「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柢固,也許是租賃契約的保障太薄弱,以致國人真的很喜歡買房子,這一點和歐洲人大異其趣。就拿德國人為例,他們的自有住宅率不過 52.5%,台灣卻高達 78.6%,這是很值得探討的社會現象。

在台灣,並非有錢就能租到房子!很多房東不樂意將房子租給老、殘、窮,其中又以老人的處境最艱難。

我看過許多獨居老人明明身強體健、經濟無虞,房東就是不肯把房子租給他們,除非他們能找到年輕晚輩做保人,承諾會固定前往探視。

房東們最擔心的兩件事,一是老人健康出問題,屆時無人理睬將變成困擾,二是老人若在租屋處往生,將來的出租率會受到影響。

作者簡介_徐佳馨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世新大學廣電系電視組學士。

學傳播卻因緣際會來到房產業,靠著自修、上課與不斷累積的經驗值,從一平方米等於幾坪都不知道的菜鳥,到熟知房地產和政策、經濟面息息相關的脈動,與買賣當中牽涉的複雜法規。

現為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暨發言人,先探、聯合報、YAHOO房地產、Upaper捷運報專欄作家,TVBS、八大、中天、非凡、年代、東森、壹電視……等各大媒體房產節目常客。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買一間會賺錢的房子【暢銷修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