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不孤單 鄭致道伴癌友度過內心低潮

癌症治療不斷進步,已經不再是「絕症」,但病人可能面臨各種負面情緒,往往被外界忽視。2009年,國內一群醫師有感於癌友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共同成立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任鄭致道也是其中之一,目前亦擔任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

1977年,心理腫瘤學(Psycho-Oncology)概念首度由美國醫師Jimmie Coker Holland提出。鄭致道說,之所以稱為心理腫瘤學,而非腫瘤心理學,初衷是希望每位癌症照護人員都了解這個領域,並將心理腫瘤學應列為癌症照護的一環,而非僅限於心理專業人員。

根據國內現行規定,醫療機構須至少設置一名癌症專責心理師,並將癌症情緒篩檢當作評鑑標準。鄭致道直言「這只是起頭」,還有很多值得努力的空間,例如病人篩檢出情緒困擾,後續如何轉介分流,需要更完善的設計;收治較多癌症病人的大型醫療機構,應設置更多心理師,以充分因應癌友需求。

鄭致道說,台灣人性情比較壓抑,認為情緒問題要自己解決、不應造成別人負擔,或是不想被貼上「脆弱」的標籤,但癌症治療是長期抗戰,過程非常辛苦,不見得隨時要保持奮戰的精神,出現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都是很正常的,不需要隱藏。

鄭致道指出,癌症診斷後的前個月是自殺率最高的時期,許多剛罹癌的病人會害怕死亡,覺得像是被宣判死刑,這個階段尤其需要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他曾遇過一位早期子宮頸癌患者,如果積極治療或許有機會痊癒,但她非常擔心自己會像親人一樣因癌症過世,因而陷入全然的痛苦,後來輾轉得知她已走上絕路,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另當病人治療告一段落、即將回歸日常生活,也容易出現焦慮情緒。鄭致道說,有些人過度擔心身體太勞累導致癌症復發,甚至刻意晚上9點就準備睡覺,但反而帶來更多焦慮;或者因為脫離密集追蹤治療,導致不安全感,或是需要重新適應過去的生活,而面臨許多掙扎,此時也很需要心理介入,依照個人情況提供因應建議。

其實並非所有癌友都會陷入負面情緒,鄭致道提到,有些人在罹癌後出現心靈成長,或是生活有了正向改變,重新找到生活重心,他藉此鼓勵眾多癌友,積極接受治療之餘,心理層面也別忘了跟上腳步,必能找到生命中的意義和價值,迎向未來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