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3C眼!葉黃素+抗氧化+保濕力解決眼睛營養荒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

你也被3C「綁架」了嗎?台灣的「惡視力」日益嚴重,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這兩年多大家都stay at home,大人work from home,學生線上上課,結果使用3C的時間平均多出50%,導致眼睛過勞,3C眼愈加嚴重,成為新冠疫情下另一個「重災區」!

圖:葉黃素+抗氧化+保濕力解決眼睛營養荒

假性近視、乾眼症、白內障、黃斑部病變,3C眼問題大

在臨床上,陳瑩山發現台灣人的眼睛問題更多也更嚴重了。小學生一個學期近視多了150度,3、40歲的上班族因為眼睛痠麻脹痛來就醫的,增加四成;乾眼症患者也多了50%,還有早發白內障的情形…這都是滑手機、盯著電腦、平板太久,螢幕的藍光造成水晶體的蛋白質因為變性而變混濁,「看東西都是霧霧的,就像在霧霾中一樣」,陳瑩山形容。

乾眼症則是因為專注盯著螢幕的時候,眨眼的次數會下降40%,當一分鐘眨眼12次變7次,眼睛開始乾澀、發癢、有異物感;而螢幕藍光更是「黃斑部病變」的殺手!位在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本身就含有黃色素(葉黃素),所以呈現黃色,最大的功用是中和環境中的藍光變成白光,不讓黃斑部病變。但我們長時間直視3C螢幕,就像手電筒直射眼睛,會造成黃斑部氧化壓力增高,產生自由基;或是本身有三高問題,黃斑部的葉黃素無法累積且不斷流失,造成慢性傷害。

拯救3C眼:眼睛不過勞,營養補充不可少

3C不離眼,也讓「眼睛保養」類別的保健品銷售翻一倍,葉黃素更成為國民必備保健品。但陳瑩山建議民眾食補最好!通常他在診間開給病人的處方箋,除了外用的眼藥水、淚液外,還會建議每天吃一顆蛋、深綠色蔬菜及黃色水果。蛋黃裡面富含吸收率很高的葉黃素,黃色水果裡含有葉黃素、維他命C等營養,是眼睛不可或缺的營養。

圖:中國醫藥大學 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 陳瑩山

他進一步解釋,葉黃素雖然叫「黃」,其實多半藏在綠色蔬菜中的葉綠素旁。平時看3C產品,每半個小時就要休息10分鐘,避免眼睛過勞,或使用護眼罩等舒緩疲勞。但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有9成民眾一天蔬菜攝取量不足,額外補充營養品,也能適度解決眼睛的「營養荒」。

解決眼睛「營養荒」,葉黃素+抗氧化+保濕正夯!

「眼睛對於營養成分很挑剔,也很執著」,陳瑩山舉例眼睛裡的視網膜和脈絡膜中間,有一個血視網膜屏障(BRB),當血管中有必須的物質才能進入視網膜,但不是所有營養成分都可以被眼睛吸收。而葉黃素、蝦紅素、DHA、花青素,是他認為護眼的四大金剛。

臺北市藥師公會張文靜理事長也指出,市售的葉黃素營養品在設計上往往會視消費者的需求,添加不同的營養成分,像目前正夯的蝦紅素、玻尿酸等,這些營養成分功效不同,可以互相補強,但彼此不能互相取代。在阻絕藍光方面,葉黃素是護眼之王;蝦紅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強項在於抗氧化,能緩解眼睛疲勞、發炎。至於大家最熟悉的美容保濕聖品-玻尿酸,這幾年也被運用在護眼的營養品上面。研究顯示適當補充玻尿酸可以幫眼睛「保濕」,可以解決乾眼的問題,尤其是配合葉黃素可以阻絕藍光、減輕眼睛被傷害,或是搭配蝦紅素可以加速眼部末梢血管循環、減緩微發炎,都會有很好的加成效果。

破解高劑量迷思!陳瑩山:吃得久比高劑量更重要

護眼,陳瑩山主張不求量但求持續,「久,就是持續不間斷的補充」,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游離型又優於酯化型。他建議早上飯後補充吸收率更高,也避免晚上服用增加肝臟負擔,「吃營養補充品不要有迷思 以為劑量越高越好」,要達到效果,與劑量沒有絕對關係,而是要靠時間的累積,至少要吃半年;即使每天服用低劑量葉黃素,6個月後血中的葉黃素濃度,仍可達到穩定的高量,比久久吃一顆來得有效。

圖: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

針對護眼保健品的劑量和營養成分,張文靜補充「有些民眾會有迷思將所有的護眼成分一次吃到飽」,這樣不見得是好的配方,根據眼科醫學會調查,眼睛疲勞、眼睛乾澀是兩大需求,不同的營養成分搭配葉黃素,都會有不同的功效,民眾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營養品。

張文靜:把藥師當好朋友!

身為藥師公會理事長,工作忙碌、每天也是用眼過度的張文靜,也有補充葉黃素保健品的習慣,她提醒民眾保健食品的「原料成分溯源管理」很重要,最好具有第三公正單位定期檢驗原料來源,以及葉黃素濃度,對消費者才是真正的保障。

最後,她提醒民眾,如果補充的不只葉黃素等相關營養品,還搭配其他各種維他命、美白、抗老、護血管…的保健品,就要計算各種營養成分的劑量和種類,她建議可以把複雜的問題交給藥師來協助,所以民眾在挑選上只要記得一件事情:把藥師當好朋友!才不容易被誇大的廣告手法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