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基因特性 預知風險

衛生福利部次長 石崇良(范揚光/攝影)
衛生福利部次長 石崇良(范揚光/攝影)

過去醫學多著重疾病診斷及治療,但隨著醫療發展,擴及預防醫學的精準健康成當今趨勢,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基因檢測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以罹癌為例,在大眾化醫療時代,民眾可能只看到家族史因素,但如今透過檢測,卻能找出基因特性,得知未來風險,從而改變生活方式,達到預防的目的。

石崇良表示,過去醫療討論的是疾病治療,但精準健康則擴及健康、亞健康者的疾病預防,需藉由深入基因階段找出個人特性。知名女星安潔莉納裘莉曾透過基因檢測發現乳癌風險,便直接將乳房切除、重建,引發關注。過去民眾可能只能看到罹癌背後的家族史,但現在卻可看出基因特性,改變後續行動,例如動不動手術、是否提高篩檢頻率、提前接受篩檢等。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是推動精準醫療、精準健康的2大核心。石崇良表示,雖然健保資料庫是台灣最豐沛的大數據,但因只來自申報資料,要進入AI運算是不足的,需結合生物檢體特性,加上臨床數據,建立大數據資料庫。

石崇良表示,台灣多數人體生物資料都在醫院,少數落在健檢中心、衛生單位,這些資料雖被搜集、處理、運用,卻各自分開,無法形成大資料庫。有鑑於此,政府2019年委託國衛院建置「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推動生物資料格式標準化、統一申請窗口,以及提供串聯其他資料庫,如癌症登記、死亡資料等的加值服務,藉由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協助,才能推動以使用者為導向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