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限制濫用人工智能 歐委會公布法規草案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委會執行副主席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通過制定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規定,歐盟將帶頭制定全球新標准,讓人工智能變得可以信賴。“這位負責數字政策的歐委會副主席還表示,通過制定這些標准,可以為建立全球科技倫理鋪平道路,保證歐盟具有競爭力。

禁止生物識別大規模監控

歐委會提出的法規草案包括對快速發展的篩選學校、工作或貸款申請人的應用加以限制,同時在一些被視為風險過大的領域禁止人工智能,比如類似中國的基於個人行為和身體特征的社會評分體系。中國政府引入的社會信用體系對政府希望的行為予以獎勵,同時對不當行為加以懲罰。

維斯塔格在記者會上表示,原則上禁止有爭議的 "遠程生物識別",如使用實時面部識別技術從人群中選人。她說, "我們的社會不會給大規模監控留下空間。“不過,在狹義的以執法為目的的情況下可以有例外,如尋找失蹤兒童或被通緝者以及防止恐怖襲擊等。

條例草案還涵蓋了構成"有限風險 "的人工智能應用,比如聊天機器人應被貼上標簽,以便人們知道他們是在與機器互動。不過,大多數人工智能應用將不受影響,或被現有的消費者保護規則涵蓋。

違規行為可能導致高達30,000歐元的罰款。如果公司違規,可以被處以最高為其全球年收入6%的罰款。不過,維斯塔格表示,當局將首先要求供應商修改他們的人工智能產品,或者將其從市場上移除。

條例生效之前,歐委會必須與歐盟各國政府和歐洲議會商討細節,整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美聯社、路透社)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