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不只是『上雲』這麼簡單」 Google Cloud謝良承提轉型雲端四階段

今年9月下旬iPhone 13搶購依舊激烈,其中,中華電信在開放預購當天2分鐘完售,能夠在這麼短時間消化數萬人次的訂購,在雲端支援上,背後最大功臣就是Google cloud,更是身為Google Cloud菁英合作夥伴的中華電信一項創舉。

上任九個多月的的Google Cloud 台灣總經理謝良承接受《風傳媒》專訪,暢聊在後疫情時代,對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洞察、怎麼定義數位轉型,以及Google cloud可以在虛實整合的大趨勢下,扮演什麼角色、提供什麼支援給想要數位轉型的企業主們。

Google Cloud 台灣總經理謝良承看數位轉型
Google Cloud 台灣總經理謝良承看數位轉型

Google Cloud 台灣總經理謝良承看數位轉型

鐵血將軍變成雲創意家

謝良承曾經是歐洲最大客戶關係管理(CRM)及企業資源規畫(ERP)等企業應用軟體大廠思愛普(SAP)台灣區總經理,因帶領團隊嚴格、業績超標,曾有「鐵血將軍」之稱;今年2月,謝良承獲Google延攬接任Google Cloud 台灣總座。

謝良承分享,過去在SAP主要任務是「幫助客戶」導入最好的實行(best practice),在Google Cloud則變成跟客戶一起「共同產出(co-work)」最好的方案,幫客戶找新的商業模式, 會和客戶有一段腦力激盪的過程,並衍伸出一些新的作法和商業模式。謝良承笑稱:「『雲』本來就是沒有形狀的,所以很多東西需要靠想像力。」令這位鐵血將軍,如今也成了「雲創意家」。

總統蔡英文在兩年前提出要打造台灣成為「智慧國家」的願景,與此同時,Google台灣也持續推動「智慧台灣」的計畫,提出強化網路建設、加速產業的數位轉型、培育數位創新人才、提升社會素養等四大面向藍圖,其中,前兩項都是Google Cloud主要著力點。

20211105-Google Cloud台灣總經理謝良承專訪。(蔡親傑攝)
20211105-Google Cloud台灣總經理謝良承專訪。(蔡親傑攝)

20211105-Google Cloud台灣總經理謝良承專訪。(蔡親傑攝)

被迫數位轉型、經濟卻屢創新高

歷經近兩年疫情的催化下,各行各業因為在「零接觸」的原則下運作、經營,謝良承觀察到兩大現象:一是在商業環境上,因為疫情關係,彼此無法跨國往來,許多企業變成「被迫」數位轉型;二是因為在家工作,對某些企業來說,更增加了無國界、臨時差的限制,每個員工的生產力(productivity)相對提高,經濟反而屢創新高。

進入後疫情時代的2022年,又是如何展望呢?謝良承說,此時重心已經不止於數位轉型,而是如何透過數位轉型而增強企業競爭力,透過關鍵的雲端科技力量,使企業能快速的建構、部署、驗證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和想法,加速企業轉型的進程。換言之,企業轉型是本來就要做的事,數位轉型只是其中的一個工具而已。

在企業想轉型的過程中,儘管Google Cloud可以提供軟體、平台及各種協作軟體,但這都不是最關鍵的,謝良承直言,數位轉型過程不是只是「上雲」這麼簡單,而是如何進入到「轉型雲端」的階段。在此階段,企業不止要做出基礎架構決策,而是要將數位轉型的能力、甚至DNA,注入到整個公司。

20211105-Google Cloud台灣總經理謝良承專訪。(蔡親傑攝)
20211105-Google Cloud台灣總經理謝良承專訪。(蔡親傑攝)

20211105-Google Cloud台灣總經理謝良承專訪。(蔡親傑攝)

轉型雲端四階段

然而,什麼是轉型雲端?分成資料雲(Data Cloud)、開放雲(Open Cloud)、企業雲(Corporation Cloud)、信任雲(Trust Cloud)等四階段,謝良承分享。

首先是資料雲,讓企業可以把他的data做有效運用,透過有效運用,加速做正確判斷,以提供他更創新的經濟價值。

第二是開放雲,即所謂的開放式環境。當一企業有新的想法,可以在開放雲上快速開發,此平台把這(想法)落地在雲端上,加速企業新的商業模式/生意(business)落地,跟實際(商業策略)的成形。

第三是企業雲,強調協同。以前的協同,包含公司內外部,最多涵蓋到客戶端和供應鏈,如今是更加擴大到生態系(ecosystem),除了海內外員工、供應商、客戶端,更進一步延伸到終端通路,透過此雲,建立更緊密的生態系,Google Work Space就這類的解決方案。

第四是信任雲,主要是資安。企業的重要訊息在零信任(Zero Trust)的基礎架構下,來接受各種不同的資安挑戰。

就謝良承的觀察,台灣企業的數位轉型大致分為想階段:一是剛起步、一是已經進入轉型階段,不同階段著重的點也不太一樣。前者要先學會運用及透過雲端上的數據,做出一些比較有商業價值的洞察和判斷;後者則運用AI技術,及更深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驅動整個商業決策,對於優化內部的企業流程以及快速的回饋、反應市場的需求,做營運上調整。

對照台灣在此波數位轉型的情形,謝良承看到,相對傳統企業,只要是做出口的,因為要跟國際接軌,被迫一定要做這樣的改變(數位化),改變時一定得用到科技工具,尤其以製造業更為明顯。加上近期的短鏈效應或缺貨、長短料等情形,過去原本會搭飛機和客戶見面,有一些人與人的溫度後,再談一下價格、預定訂單量等,現在只能以數位平台取而代之,發現透過數位平台資訊交換不僅快,而且產能能見度更為透明,(客戶)需求出現時,也會比過去更快下訂單,反而造就一波新商機。

至於後疫情時代,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數位轉型時代?謝良承說,會留下的是「數位轉型」以及「上雲端」,但如果只上雲端,是沒辦法替企業達到所謂真正的數位轉型,也不會讓企業保持更好的競爭優勢,這樣的心態(mindset)是會被淘汰的。

透過數位科技獲得更低的成本、加速市場決策、以及保持業務的靈敏度跟彈性、預測市場的需求等效益,謝良承不諱言,「這些都是市場競爭存亡的關鍵」。

20211105-Google Cloud台灣總經理謝良承專訪。(蔡親傑攝)
20211105-Google Cloud台灣總經理謝良承專訪。(蔡親傑攝)

20211105-Google Cloud台灣總經理謝良承專訪。(蔡親傑攝)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支持新聞產業!Google用媒體內容願付費 谷歌新聞媒介將在更多國家推出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Facebook改名Meta,也難以複製Google重組為Alphabet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