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科學家發現高危基因,常見於南亞人群

接種疫苗的男子
接種疫苗的男子

牛津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基因,其可以使新冠病毒導致的肺衰竭和死亡風險增加一倍。

他們表示,60%來自南亞背景和15%有歐洲血統的人群攜帶這種高風險版本的基因。

研究人員說,疫苗是關鍵一環,有助於顯著降低這些風險。

這項刊登於《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的研究揭示了為何英國和南亞的一些社區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但並不能完全解釋它。

在先前基因研究的基礎上,研究人員結合人工智能和新的分子技術,確定了導致風險增加的確切基因——LZTFL1。

他們估計,大約2%的非裔和加勒比裔和1.8%的東亞人存在這種危險版本的基因。

首席研究員詹姆斯·戴維斯(James Davies)教授說,這一發現非常重要,即危險基因不會對所有人群產生同等影響。

他說,一系列複雜的因素組合在一起,導致了每個人面臨的不同風險,尤其是年齡。

「當解釋為什麼一些社區受到疫情影響特別嚴重時,社會經濟因素也可能很重要,」他補充說。

病毒圖形
病毒圖形

「儘管我們不能改變我們的基因,但我們的成果表明,擁有較高風險基因的人可能尤其從疫苗接種中受益。」

「破壞防線」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危險版本的基因使人們的肺部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根據其假設,這種高危基因破壞了一種關鍵的保護機制,而該機制通常是肺部細胞用來抵禦新冠病毒的。

當肺部細胞與新冠病毒相互作用時,它們的防禦策略之一是變成不那麼具有專一性的細胞,並且不那麼歡迎病毒。

這種去專一性的過程減少了一種被稱為ACE-2的關鍵蛋白在細胞表面的數量,而後者是新冠病毒能侵入細胞的關鍵。

但對於攜帶LZTFL1基因的人來說,這一過程並不太起作用,肺細胞很容易受到病毒的襲擊。

科學家表示,重要的是,相關基因雖然影響肺部,但對免疫系統沒有影響。

他們說,這意味著高危人群仍可以從疫苗中獲得免疫保護。

由於目前的藥物主要針對免疫系統,科學家們希望這一發現有助於開發出新的針對肺部的定製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