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石滬群文化景觀 最後3座送審

桃園市新屋區海邊有著300多年歷史的石滬群,是先民為捕撈漁獲使用鵝卵石堆砌出弧形石堤,再利用漲退潮將魚群困於滬內,進而抓捕漁獲為生。時代進步變化,石滬逐漸式微,市府與石滬協會耗費多年共同修復,新屋蚵間石滬群共9座於去年全部修復。文化局指出,僅剩剛修復完成的7、8、9號石滬未登錄為文化景觀,6月將舉行公聽會,並送文資審議會審議。

新屋區蚵間里有9座石滬,由桃園石滬協會負責修復,由於2、3、6號石滬的狀況較佳,率先於2019年登錄為文化景觀,後續市府與桃園石滬協會著手修復其餘6座石滬,1、4、5號石滬於2021年完成修復,並於2022年登錄為文化景觀。而7、8、9號石滬有些因離岸較遠,修復過程比較久,終於也在2022年底修復完畢,9座蚵間石滬群完整重現。

文化局指出,海管處在今年1月替蚵間里7、8、9號石滬提報具文化景觀價值,3月22日辦理現場會勘,決議擴大將蚵間7、8、9號石滬登錄為保存範圍,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需先召開文化景觀登錄公聽會,後續將提送桃園市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

談及石滬修復技術的傳承,市府表示,除了會補助「桃園石滬修造技術」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維護新屋蚵間石滬群文化景觀外,也會製作石滬修造技術及保存者教學影片。另也計畫要著重於新屋蚵間石滬文化景觀的保存維護,規畫辦理工作坊傳承石滬修造技術傳統知識。

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也與旅遊體驗平台KKday合作,推出「一日石滬匠師」、「石滬小小觀察家」等遊程,讓民眾深入了解石滬生態與歷史。民眾也給予正面評價,認為透過專業人員導覽讓自己對石滬有更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