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 民進黨管制網路言論自由 製造寒蟬效應 法界轟開民主倒車

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屢次動用行政權,對不利已的網路言論,進行偵查、追究《社會秩序維法》罰責,雖然法院大多判決免罰,但政府卻未收手,在疫苗討論的公共議題上,持續以「打假」之名追殺,迫害言論自由,讓法界直言是浪費司法資源,開民主倒車。

去年網路流傳蔡英文總統召開部長級會議,爽吃米其林餐廳6980元高檔便當,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嚴辦後,檢警調積極「打假」將網友送辦。但全台各法院的法律見解一致,都認為不構成犯罪,裁定逾7件不罰。

法界指出,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及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等人,都是民間司改團體出身,他們當年主張言論自由應受保障,且對當時政府屢以社維法法辦陳情抗議及網路討論,相當不以為然,如今換位子卻換了腦袋。

偵辦社維法案件須嚴格謹慎,警察認定有違法之虞移送,還須透過公正、公開的審理後,才能做出判決。這條當年被綠營法界人士批判一無是處的法令,現卻成為執政者審查言論的利器,令法界感嘆不已。

以近期政府對疫苗採購的爭議來看,人民對政府的政策本就有討論權利,政府卻任意以打假為名,動用警察及檢調資源展開偵辦,行政機關更是先告再說,以刑罰脅迫製造寒蟬效應,導致人民不敢針砭時事。

日前台北地方法院開了第一槍,對討論疫苗遭移送的鄉民裁定免罰,法官在判決理由清楚指出,就公共事務議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沒有明知不實事實散發傳布於公眾的故意,也沒有誤導、欺瞞大眾之目的,不該受罰。

法界直言,政府擁有龐大資源可以對外即時澄清傳言,避免民眾遭誤導,卻還要發動行政權偵辦「犯罪」,將網路鄉民移送法院,不僅是浪費司法資源,也讓總統的謙卑執政淪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