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腎癌藥物納健保 逆轉腎癌新希望

【華人健康網/特別報導】罹癌對於許多人而言就像是遭逢身體的叛變,除了疾病帶來的不適,更令人氣餒的是,有的叛變來的無聲無息,看不出明顯跡象、無法預料,腎臟癌即是如此。因疾病初期發展緩慢,不少人等到出現血尿、腹部腫塊和腰痠背痛等情形,被確診為腎臟癌時,才發現已是中晚期,且可能已發生轉移,因此「腎臟癌」又被稱為詭譎難測的「沉默殺手」。

晚期腎癌藥物納健保  逆轉腎癌新希望
晚期腎癌藥物納健保 逆轉腎癌新希望

腎臟癌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其中男與女比例是1.5比1,也偶會發生在幼年及年輕人。專精於泌尿腫瘤的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腫瘤外科部呂育全醫師表示,基本上腎臟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但術後發現是第三期以上或是有淋巴結轉移,或是一開始就有遠端轉移(如肝、肺、骨頭等),就會加入藥物治療來控制疾病。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

「新一代多重標靶藥」延長總生存期 點燃病患新希望

這幾年晚期腎癌的治療藥物發展快速,一直有新的治療選項加入,讓治療腎細胞癌的醫師和病患在先前的治療無效後,仍然有接續的武器對抗癌症。例如目前最新一代的多重標靶藥物,就是被發現在第一線藥物治療惡化後能夠接手,繼續強勢壓制腫瘤。而且這個藥物原本需自費,一年近200萬元的治療費用讓不少患者卻步;所幸目前也已經得到健保給付,讓病患重燃希望。

呂育全醫師指出,「新一代多重標靶藥」相較原本標準第二線治療有更多比例患者之腫瘤體積縮小,延長晚期腎癌病患近一倍的無惡化存活期,總生存期也顯著提昇,是一個更新、且更有效的藥物。在歐洲和美國的癌症治療指引中,也因為該藥證實具有相當的療效而將之列入標準治療中。

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腫瘤外科部呂育全醫師指出:「遵從醫囑、不輕言放棄,回歸生命的正軌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腫瘤外科部呂育全醫師指出:「遵從醫囑、不輕言放棄,回歸生命的正軌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腫瘤縮小3至4成 療效有目共睹

呂育全醫師曾治療一位60多歲的晚期腎癌病患,其在外院術後便發現有淋巴結轉移,之後來到呂醫師診間就診,開始使用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一開始腫瘤控制的不錯,但過了一年多,腫瘤細胞開始產生變異,之後淋巴結轉移變大同時也發生骨頭轉移。因而改用了「新一代多重標靶藥」,原本有些擔心藥物的副作用,但經過呂醫師四個月細心地追蹤及調整劑量,不僅讓腫瘤縮小了3至4成,同時病患的生活品質也維持的很好。

呂醫師對於癌症治療的目標有三個:「活得更長、活得更好和副作用更少」,所以讓患者在得到療效的同時也能免於藥物副作用的困擾,一直是呂醫師關注的重心。以「新一代多重標靶藥」為例,此藥一共有三種劑量上市,呂育全醫師表示「雖然國外研究以60毫克為主,但臨床經驗發現外國的劑量使用在台灣病患時發生的副作用較為明顯,因此會仔細追蹤觀察病患的反應,並即時介入調藥。」

呂育全醫師指出,「新一代多重標靶藥」相較原本標準第二線治療有更多比例患者之腫瘤體積縮小,延長晚期腎癌病患近一倍的無惡化存活期,總生存期也顯著提昇,是一個更新、且更有效的藥物。
呂育全醫師指出,「新一代多重標靶藥」相較原本標準第二線治療有更多比例患者之腫瘤體積縮小,延長晚期腎癌病患近一倍的無惡化存活期,總生存期也顯著提昇,是一個更新、且更有效的藥物。

用藥學問大 病患生活品質是重點

呂育全醫師指出:「那名60多歲的患者一開始使用60毫克的『新一代多重標靶藥』,手腳都出現破皮的狀況,即使使用類固醇也未見改善,於是當下幫病患調整至40毫克的劑量,副作用很快地消除了9成,治療效果也仍舊維持得不錯。或許40毫克是更適合台灣人的劑量,但這個部分還需要更多的臨床數據才能確定。」因此,除了要有耐心仔細了解病患外,隨時追蹤國際最新的癌症研究也是醫師的功課。無論如何,找到有經驗的醫師及設備完整的醫院,積極配合的同時也讓醫師可以有時間根據病況做治療調整,才能得到最理想的治療成果。

為了更全面地協助病患對抗癌症,呂育全醫師會花很多時間向病患和家屬說明病況及治療選項,包括每個階段能使用的藥物、優缺點和健保給付條件,讓病患可以充分參與對抗疾病的過程。呂育全醫師回憶起:「有時候病患會問我,如果是醫生自己生病了會怎麼做?我想我會需要知道各種治療選項的利弊,並深入評估自己的需求和專家的建議來做出決定;所以我也採用這種方式和病患溝通,一起找出對病患最好的方法。」

儘管晚期腎癌的治療需要相當的耐心與毅力,才能挺過治療帶來的不舒適,但在醫學科技進步飛快的現代,只要能信任專業,並積極與醫師討論自身狀況與需求,遵從醫囑而不輕言放棄,回歸生命的正軌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