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價之亂的悄悄話

最近不管是百貨周年慶還是電商雙11,杯緣子都努力當過眼雲煙,心如止水,但看到電商圖書66折的訊息,忍不住也天人交戰了起來。這裡有一批書真的好便宜啊!誰都不想跟荷包過不去對吧?只是打開臉書,看到出版社的編輯們私底下悄悄抱怨,就算價差電商說要自己出,電商沒知會就打折扣,以後會不會新書79折都變固定打66折?況且兩家出版社一前一後宣布從該電商下架。哎呀,事情大概不是可以撿便宜這麼簡單。

畢竟出版業本來利潤就夠低了,一本書賣300元,賺的錢不到50元,50元還要分給作者、編輯、設計、行銷等等族繁不及備載。要是再打66折,賺的錢連一杯最便宜的便利商店咖啡都買不起,要怎麼養活生產線上的所有人呢?仔細想想也覺得好奇怪,就算書是商品,一本書無論其中的內涵,全部都習慣用頁數來計算價格,可是內容是可以直接量化計價的嗎?

大出版社說,打折由來已久,當年新通路為了跟老通路競爭,打折賣書,久了竟然變慣例,出版社也只能被動接受。只是以前通路要打折還會跟出版社商量討論,這次連說都不說,實在太傷感情了。但出版社還是要依賴這些通路賣書呀,大通路辦一次行銷就賣個幾百本,恐怕比小通路一整年賣的都好,為了生計,也只好摸摸鼻子忍著。

有些小書店則是響應出版業的怒氣,串連「歇業」一日,卻被罵對讀者情緒勒索,還有很多人說,「獨立書店」如果沒競爭力也沒特色,就該被淘汰。畢竟唱片行、租書店也沒剩幾家,怎麼不見他們出來哭?小書店們也說,明明已經很努力,為了賣咖啡餐點來養賣書的空間,18般武藝都得會,技能樹都點到天邊去,還要深耕議題、辦講座活動,或走專業的類型選書吸引分眾讀者,為什麼還是賺不了錢?

也有經銷商講悄悄話,覺得現在通路的採購人員想法很奇怪,遇到一本可能大賣的好書,祭出的策略不是大力行銷推廣,而是要不要打79折。難道有折扣書就會賣嗎?有出版社就建議,乾脆跟經銷商堅持自家出版品通通不打折,全部都原價賣。這就讓人想到圖書統一定價制了,新書無論在哪個通路買都是固定價格,讓大小通路都可以公平競爭。

這聽起來好像是很好的解決方法,有的國家認為出版就是需要好好保護的文化產業,但也看到有些實施圖書統一定價制的國家,因為其他配套策略沒做好,要不是大通路鑽漏洞照樣打折,就是小通路小出版社撐不過一開始不打折的陣痛期。台灣呢?如今產業已經體質不良,不曉得這帖猛藥一下,到底是福還是毒。

哎呀好複雜,講到最後,杯緣子也頭暈腦脹了。好像還是只能說時代變了,這年頭過勞又低薪,錢愈來愈薄,娛樂類型多,看書太慢又太累,不如坐等影視改編,以前賣得不錯的工具書,現在也都被網路資訊取代。到底紙本書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呢?杯緣子愛看書,但會不會有一天,現在定義的紙本書變成精緻的商品,但書的內容卻變成不同的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