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上的政治宣傳 是春藥也是毒藥

政治人物在選舉年出書似乎成為選戰宣傳「標配」。(本報資料照片)
政治人物在選舉年出書似乎成為選戰宣傳「標配」。(本報資料照片)

政治人物在選舉年出書似乎成為選戰宣傳「標配」,選舉季等同出版季的文化現象已然成為台灣選戰的一環,對出版業而言,這樣的出版季既是春藥,也是毒藥。

商周出版社表示,基於綜合型出版社性質,各領域的專業書籍,人物不分黨派,都持開放態度接納,《黃珊珊:33個人生故事》、《柯P管理學》,這兩本書都是根據作者特質與讀者需求,提供編輯專業協助,但印量、銷量不透露。

出版業人士不諱言,國外政治人物出書行之有年,台灣過去視出版為媒體,認為不宜為政治人物服務,但近年出版業風氣已變,人人都可以成為傳主作家的年代,政治人物為宣傳出書,被視為無可厚非。

業內人士說,許多參選人出書類似自費出版,首刷8000至1萬本,由出版社包辦編輯、印刷乃至舉辦記者會,報價行情自幾十萬到2、300萬不等,對出版社不啻為「賺一筆」的「春藥」。但另一方面,台灣社會的對立現象,也讓參選人傳記很可能變「毒藥」。

「我目前看到參選人的書,大部分是毒藥比較多。」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指出,在涇渭分明、自媒體強勢的時代,參選人出書很難讓作者和讀者都滿意,在內容主導性不高的前題下,出版方除承擔出版成本,還要承擔「替人擦脂抹粉」的風評。

以陳時中《溫暖的魄力》為例,出版方就遭資深媒體人指責「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媒體出版業甘為政治所用」。趙政岷觀察指出,在自媒體時代,出書為選戰造勢的效果逐漸遞減,「以書的流通性和接觸率而言,是否成為最有效的宣傳工具恐怕未必」,但若回歸出版品能深度溝通或型塑較深刻的理念,仍是不可或缺的管道。惟若過度美化、斧鑿過深,對參選人出書也可能從「春藥」變「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