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是非集--RCEP恐將帶來台商出走潮

經過8年的漫長磋商,東協10國加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一共亞太15個國家,15日透過視訊會議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正式誕生,簽約國的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這對被排除在外的台灣,將產生巨大衝擊。

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灣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資訊科技協定」(ITA),這些產業大都沒有關稅,而這部分的產業占我國銷往東協的比例大約是7成。因此,她認為儘管RCEP已正式簽署,但台灣受到的衝擊有限。

不過,如果真如王美花所說的,RCEP對台灣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那麼她又為什麼在RCEP成員國正式簽約的這一天,急著邀集工業局、國際貿易局等單位開會討論因應之道呢?可見王美花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然而,都等到RCEP成局了才趕快開會應變,來得及嗎?更何況王美花講的還是ITA那一套,刻意忽略以傳統產業為主的非ITA產業,會受到RCEP多大的打擊。難道這些產業不重要嗎?勞動部長許銘春要不要告訴王美花,製造業7成的勞動力來自傳產,台灣有多少家庭的生活仰賴傳產,王美花知道嗎?!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則表示,總統蔡英文執政後評估,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較為有利、可能性也比較高,因此政府以加入CPTPP為目標,以尋求台灣整體最大利益;鄧振中並強調,政府同時也會持續強化推動新南向政策。

先不說蔡政府尋求加入CPTPP,至今根本八字沒半撇,純屬吹牛,就算是所謂的推動新南向,成效不彰,同樣也是空話。2016年蔡政府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時,台灣對東協10國的出口占台灣整體出口的18.4%,2019年已下降到16.4%,今年上半年更進一步下降到15.7%,創下近10年來的新低。

另一方面,台灣與新南向國家之間的雙向投資,成長也相當有限。2016年新南向國家對台投資占總僑外投資的2.1%,蔡英文第一任執政的4年期間雖有所成長,但平均也只有4.7%,跟2011到2014年之間平均的16.7%比較起來,簡直是低的不可思議。

此外,過去4年間,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平均占台灣對外投資的27.2%,也遠低於2011到2014年之間的48.9%。

蔡政府用了大量的力氣和資源推動新南向政策,然而,從統計數字來看,台灣和新南向國家之間的經貿投資關係明顯呈現下降的趨勢。

在RCEP成立之前,蔡政府新南向政策的成效就已如此疲弱,更何況隨著RCEP成立,區域內成員國的關稅將逐漸趨於零,台灣的企業要怎麼競爭?大量的台商出走潮恐怕難以避免。

RCEP成立後,台商為求生存只得選擇佈局RCEP國家,到時台灣的經濟將面臨空洞化的危機,勞工的就業機會也將大量縮減,如此恐怕會造成嚴重的經濟與社會問題。民進黨政府準備好了嗎?
(作者劉心月,台灣作家兼評論員)   【大華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