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珍》永不放棄希望

朱國珍》永不放棄希望
朱國珍》永不放棄希望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上週四夜晚在電台結束工作回到家,接到好友Tony來電。我認識Tony將近四十年,雖然不常見面,但因為年輕時在學校一起鬧過許多糗事,因此造就兩人同甘共苦,有話直說的情誼。

這回,Tony一開口就說:「三月十五號或十九號有沒有空?我想邀請你來聯合國演講。」

聯合國?總部在紐約的聯合國?這個名詞我過去只在電視新聞上看過,感覺那是一個比太陽還要遠的地方。

「這是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的年度論壇,NGO的平行會議。今年的主題是『女力』,我們想聚焦在性別平等以及女性奮鬥的勵志過程。妳的故事非常豐富,所以我想請妳來做二十到三十分種的演講。」Tony在電話那一端說:「因為疫情,現在都採取連線會議,屆時我們需要配合線上直播時間,會在早上九點舉行,時間可以嗎?」

早起當然沒有問題。我是無法熬夜的灰姑娘體質,每晚子時開始打哈欠,十二點前若還沒有回到家,我在任何地方幾乎都可以睡著。

「妳用中文演講沒關係,我們這裡有翻譯。」Tony滔滔不絕地講下去:「但是如果透過翻譯,會影響到妳的演講時間。當天我會與日本京都大學小泉宗敏教授連線,因為我要幫她翻譯日文,所以我就直接說英文。我們是現場直播,全球都在收看,其實用英文演講比較好。」

「好啊!」我回答:「反正只有二十分鐘,我就用英文演講,表示我對論壇的重視。」

「那妳順便來當主持人。」沒想到Tony接著說:「妳介紹我出場,我說明一下這場講座邀請的貴賓,以及活動舉辦時間和承辦過程,然後就開始進入論壇。我們把開場搞得活潑一點,不要那麼硬梆梆。」

我想起過去我們在教室太調皮被老師趕出教室的往事。當時英文課由金髮外籍老師授課,第一堂課他要學生自我介紹,Tony說他的名字是Watermelon,我心想,他是水果,我就來做植物。

於是我說我的名字是Flower。沒想到後面一位同學自介是May,接著又出現April,然後Tony就說他要改名叫做陽光明亮的Sunday,然後我就跟著說我也要改名為感覺很輕鬆的小周末Wednesday。外籍老師再也受不了我們的胡鬧,把我們驅逐到教室外面希望我們暫時冷靜一下。

沒想到三十多年後,我竟然要用英文在國際串流平台上演講。

Tony是患難之交的老朋友,他要我去演講,我也剛好有空檔,二話不說就答應。雖然只有四天的準備時間,但是我最拿手的就是分享生命故事,兩年前因為小壯丁準備考大學,我每天記錄他的生活起居,寫著寫著就完成新書《Dear小壯丁:手牽手一起走》。我想二十分鐘的演講也難不倒我,加上平常有收聽與收看英語節目的習慣,而且沒事也喜歡用英文逗逗小壯丁,在路上遇到外國人問路也可以從容回答,因此說英文這件事對我而言是「一塊蛋糕」(Piece of cake)。

說說話很簡單,難的是講稿。

Tony說:「這一點都不難!妳寫好中文稿子,全部去估狗翻譯。現在進化很多,不像以前那麼怪。」

他說的沒錯,翻譯軟體的結果是可以讓人看懂;但是,距離「信、達、雅」的境界還是相差太遠。

於是我擬好英文草稿之後,再請以前華視同事也是金鼎獎得主的Carl Lai幫我潤飾。可惜時間太短,他也只能幫我潤飾開頭與結尾,然而行家出手,畢竟不同反響,經過Carl潤飾後的英文句子流暢雅致,美麗動人!剩下的,就是我在演講時如何投入感情,讓這篇講稿不只是說故事,也能像是欣賞一則優雅的文學作品。

全程用英文演講,內容還透露一段從來沒有以中文發表過的秘辛。第一次登上國際舞台,雖然準備的時間不夠充裕,但是我已經盡力了。我認為盡力就是對自己、對工作負責的態度,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就如同我的講題:Never Lose Hope,永遠不要失去希望。

我因為太相信Tony,只牢記準時出席,後來才知道這場活動是外交部配合每年三月「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 CSW)大會舉辦期間,共同規劃辦理「臺灣性別平等週」女力外交專案,蔡總統也出席了婦女節當晚的「女力之夜」。

最後,我用一段英文講稿作為這篇文章的結語,某種程度而言,也是我現階段的生命感言。

Mother Teresa once said: "We can do no great things, only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

My earnestness and passion in writing, hosting radio shows, and teaching, has helped me come out of the depression and be reborn, they also gi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devote myself to the society. I 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 the mass media has an educational function. Readers and students are comparable to plants in our gardens. If you give them nutrients, they will grow and thrive, if you give them poison, they will die.

I have regained my confidence through writing and found a right direction, and my life is vibrant again! Recently, the media reported that I have focused o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teaching, and I hope I can spread this positive energy in the rest of my life.

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