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宇專欄-全球供應鏈應對中美貿易戰的轉進方向

工商時報【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 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已正式引爆全球供應鏈重組,最明顯的數字體現在美中分別自對方進口的比重,從2018年Q4起便大幅下滑,雖然下降幅度,對兩國碩大GDP而言尚不構成衝擊,但是對於周邊的小國來說,卻是一個可以扭轉經濟動能的巨大訂單,這也就產生了所謂美中貿易戰下的出口外溢效應。 美國總統川普於9月1日正式實施對中國輸美商品1,25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未來仍計劃在10月1日對原2,500億美元的產品提高關稅到30%,以及於12月15日對剩餘1,600億美元的產品課徵15%的關稅,所以在新的關稅項目上,廠商有那些選擇?對台灣有何影響? 在中美貿易戰中受惠的國家,受惠的方式其實並不一致,約略可以歸納為三種。第一種受惠方式是原製造商搬遷產線,通常這種廠商在製造中心較多元分散,也會在與中國出口結構相似度高的國家,例如越南,有相同產線。如果是這類型的移轉,出口結構相似度與中國類似的生產地受惠程度越大。 第二種則是美國客戶直接轉單,成為替代供應鏈。要取得美國客戶從中國的轉單,前提是該生產基地有能提供競爭力相同的商品生產,也就是在該產品上必然有比較利益法則。 第三種則是原製造商於外地建立新廠,也就是完整的供應鏈遷徙。要挑選長期生產規劃的建廠地點,當地應有完善的產業聚落外,該國的經濟規模、租稅優惠以及各項生產成本,就會成為評估的重點。 對東亞生產地,計算其出口與大陸出口的相似度,很明顯的發現,相似度較高的區域,在2,500億美元關稅課徵後,清單中的產品出口至美國的成長率大幅度跳升,即受惠於美中貿易摩擦下外溢效應的程度甚高。台灣在亞洲中,相似度極高,尤其是金額最大的機械及電機設備項目(HS Code 84、85項),故令台灣短期接獲產能移轉的外溢效應非常強勁,這也合理的解釋今年台灣景氣在全世界市場中一枝獨秀。相較之下,南韓的相似度低很多,受惠外溢效應就遠低於台灣。 使用顯示性比較利益衡量的效果解釋力不佳。故可以判斷,雖然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美國廠商目前尚未有更換供應商的動作。然而戰線要是持續拉長,會不會更換廠商,則尚待觀察。最後評估各個區域真正吸引供應鏈轉移的因素,包含評估經濟成長、勞動人口比例,貿易因素,各項生產成本和關稅優惠等。綜合考量後,結果顯示台灣在周邊國家的投資吸引力相對較弱,並且在對美國之貿易優惠條約上,相對於東亞臨國並沒有太大優勢,故長期而言,台灣政府應該要強化讓廠商想要長期投資的吸引力,才能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國際供應鏈移轉。 展望未來,若美對中所有3,000億美元課徵進口關稅,短期內廠商仍須迅速搜尋可移轉產能或遷廠的地點,估計相似度較高的國家仍能受惠。考慮在剩餘約3,000億美元產品清單中,台灣整體較東亞國家的相似度無明顯領先,加上台灣投資吸引力不佳,預期受惠程度將不如過往強勁。若3,000億美元產品最終亦全遭課徵25%關稅,台灣的產能移轉效應將較目前為弱,加以根據OECD-WTO統計,美國從中國進口,是以台灣的附加價值占GDP比重為全球最高,故估計整體台灣受惠產能移轉的幅度將難以抵銷需求下降的幅度,令台灣外貿承壓,僅有少部分產業可能受惠。因此建議大家,千萬不可以過去的經驗類推12月15日之後的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