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內焚化爐 轉型處理農廢料

雲林縣長張麗善11日首次在縣議會公開說明,林內焚化爐將不燒垃圾,未來將以永續發展考量,轉型處理農業廢料兼作生質能源發電。(周麗蘭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11日首次在縣議會公開說明,林內焚化爐將不燒垃圾,未來將以永續發展考量,轉型處理農業廢料兼作生質能源發電。(周麗蘭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11日首次在縣議會總質詢公開說明,林內焚化爐將不燒垃圾,縣府委由專家學者研究,未來將以永續發展考量,轉型處理農業廢料,因廠內原本就有發電設施,將作為生質能發電用,確定後會向縣民公布。

雲林縣每日產生300公噸垃圾,受外縣市焚化爐歲修影響,目前只能外運50公噸。不過,去年縣府引進「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效果不錯,100公噸垃圾可以做成45公噸燃料棒,預估只要燃料棒賣得順利,每天最高可處理150公噸垃圾。

張麗善表示,明年還會再引進一套移動式的零廢棄資源化系統;六輕焚化爐明年擴增燃燒量也會從300公噸變400公噸,其中100公噸空間提供給縣府,林內焚化爐不須再做為焚化爐使用,可轉為其他用途。

她說,目前正委請專家學者包括環保團隊協助規畫轉型營運,已快到期末報告在階段,明年初就可以擬出更成熟的方案,讓所有鄉親知道林內焚化爐未來的轉型。

張麗善指出,林內焚化廠內部以前就有發電設計,未來朝向配合聯合國的「永續發展指標」(SDGs)作為生質能源設備,循環再利用農廢料,價值性和利用性更高。

她也強調,未來不管怎麼轉型,還是要再向中央爭取經費整修,林內焚化爐建好迄今16年雖未啟用,但縣府仍須編列預算維護,上任至今已支出3億餘元。

縣議員鍾明馨11日問及是否會做廚餘處理,張麗善表示,縣內廚餘有化製廠及台塑南亞資源回收場做成有機資材,完全不需要用到林內焚化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