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柯拋快篩陽=確診 陳時中:"偽陽耗量能"不適合

台北市 / 陳詩雅 張政捷 報導

本土確診昨(28)日正式突破1萬例,隨著確診人數報持續上升,也讓PCR檢驗量能更吃緊,台北市長柯文哲拋出快篩陽性就當成確診者的作法,不過指揮官陳時中認為,會更消耗醫療量能,因為可能每100人當中,就有10個人是偽陽性,還要匡列更多人,至於醫師怎麼看呢?有人認為醫療量能追不上,確實需要想辦法減災,台大感染科醫師黃立民則說,快篩後要進一步確認PCR,還是在拖累醫療量能,公衛專家陳秀熙覺得快篩陽性,但沒打滿3劑疫苗的人,還是要做PCR,避免引發重症。

快篩實名制開賣,疫情如果持續升溫,篩檢站恐怕難以負荷,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就拋出,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作法,認為防疫要即時,別再等PCR,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快篩陽性9成大概都是確診PCR陽性。」但是反過來說100人快篩陽性,有10人不是真的確診,這10個偽陽性會占用醫療量能,以每個偽陽性還要匡列3位接觸者來算,就要多居隔30人,減少了100次的PCR,但增加10位偽陽性和匡列30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這2個成本我們認為在目前這樣的策略之下,我們現在還不宜使用。」考量2大成本,但是許多醫師則贊成柯文哲提出的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可以解決2大塞車,北市聯醫內科醫師姜冠宇說:「1個是PCR實驗室的1個塞車,那第2個塞車就是民眾要專程來趟醫院,那現在醫院外面也非常多的計程車,防疫計程車在搭載著疑似確診的人,然後來排隊做PCR篩檢。」這些都會卡到隔離關懷等等的流程。

本土案例數多,實驗室塞車是大危機不利減災,也有醫師認為可以看地區,感染密度高的地區可以使用,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李建璋說:「雙北的話,感染密度現在在快速上升的時候,這個是1個可以考慮的作法。」畢竟PCR要出動專業醫療人員,快篩民眾自己篩就好,簡化流程速度快,但是要快還是要保住醫療量能,陳時中認為,等待疫情過高峰後開始走下坡,再用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作法比較恰當。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