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和警句:古今社會邊緣群體憤世嫉俗的情感表達

一位年輕女性用一隻寫有詞匯的手遮住自己的嘴
烏克蘭作家蘇霍魯科夫說:「格言就是用一句話寫完的小說」。照片中的年輕女性表演行動藝術——用手遮住自己的嘴表示不講話,但她手背上則用西班牙文書寫「詞語」一字。

估計所有人都聽說過格言和警句,很多人平時還會常讀常用。

這些簡約、深奧和富有哲理的短句,往往提煉和濃縮了很多人生的真諦和真理,如同智慧的瑰寶。

不過,仔細盤點和研究古今的格言和警句,或許會發現它們之間有很多共性,有些共性可能並不為人所知。

格言和警句的起源

現代歐洲很多語言中的格言一詞「aphorism」最早來源於古希臘文。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Hippocrates)公元前 400 年用當時語言中「定義」一詞來形容那些深奧又簡約的哲理短句。

當年,希波克拉底斯也也利用格言總結了很多為醫療實踐建立的規則。比如:「生命短暫,醫術長久;危象稍縱即逝,經驗危險,診斷不易」。

雖然這些簡明的格言很多或許在當今世界已經不太實用了,但是它們仍代表著人類智慧的結晶,有的繼續膾炙人口。

比如,德國哲學家尼採(Friedrich Nietzsche)的格言「殺不死你的東西會讓你更加強壯」(類似於中文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或阿根廷文豪博爾赫斯 (Jorge Luis Borges)的「質疑是智慧的別名之一」。

換而言之,從語言的角度來看,名句、格言、諺語、警句等等其實與那些略顯專橫的宣傳口號也都屬於同一類型的表達方式。

如今社交媒體每分每秒無所不在,資訊在人們的指尖上劃來傳去,每個人隨時都可以「講話」和發表意見,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質疑一切,不相信一切。即使是專家和名人的聲音,如今也往往會招來懷疑、引起爭議。

這是否也意味著格言的末日已經到來?

有趣的是,似乎未必。

如果有空到書店逛逛會發現,其實各國出版的格言類書籍並不少,人們在社交媒體也非常喜歡分享自己深有感觸的格言和名句。

這其中究竟是什麼道理?是不是因為格言是一種看似簡單、實際上內涵深奧的文學形式呢?

Franz Kafka
以撰寫《變形記》而聞名的奧匈帝國屬國波希米亞王國的德語猶太人作家卡夫卡在《祖拉箴言》中就留有大量格言和警句

思想結晶的原動力

格言精短而有力,讓人難以爭辯,就好像智慧經過了濃縮、提純、千錘百煉,以至於說出來後可以一錘定音,猶如人類語言趨近完美的表現。

單單從這種角度看,格言似乎帶有某種傲慢的底色。不過,多數格言其實來源於人們經歷過的脆弱、痛苦、失落、病患,甚至生離死別。

許多作者就是在病榻上寫下了他們的格言和警句。例如,法國十七世紀數學家、作家和哲學家帕斯卡 (Blaise Pascal)就是在重病時說過:「人的內心中有被理性忽視的理性」。

奧匈帝國屬國波希米亞王國的德語猶太人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在患肺結核之後的康復期,儘管無法從事重體力或長時間的活動,但仍有足夠精力創作出大量傳頌至今的名言、警句。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對於眾多先哲來說,當感到健康狀況不佳或擔心有時無多的時候,就經常會用格言方式將他們的很多思想或者感悟濃縮和具象化,留給世人。

邊緣群體的痛楚

對另外一些作家來說,格言的目的是用色彩和巧妙的的語言,為那些社會邊緣的群體說出心聲(例如女權和同性戀群體)。

「唯一可以讓窮人感到安慰的是奢侈;唯一可以讓富人感到安慰的是節省」,這是英國著名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的精彩名句之一。在他所生活的時代,同性戀者受到社會主流的譴責。

同性戀群體長期在社會中處於邊緣狀態,也使得這個群體長期以來成為幽默、機智格言和名言的源頭。

這方面的格言作者很多,他們中有演員、劇作家和作曲家等等。比如英國作家考沃德(Noel Coward)曾經幽默地說過,「在家宴客最美好的一刻是客人告辭的時候」;美國小說作家斯坦(Gertrude Stein)說過,「成為(被公認的)『天才』需要很長時間,而其間大多時間都是無聊閒坐」。

作家克里斯普 (Quentin Crisp)認為,同性戀作家喜歡格言是因為這種表達方式中內含的理性和清醒。

「大多數人對你的痛苦和磨難都漠不關心,」他說,

「將(同性戀)這類話題引入日常對話的唯一理由是娛樂。而且你必須事先聲明,講故事是為了給人們逗笑,而不是要獲得他們的同情。即便如此,你的故事也應該盡量濃縮成一個簡短的軼事或警句」。

美國詩人奧登(WH Auden)也曾說:「不能用格言表達的痛楚就不值一提」。

Tablero con ese aforismo
倫敦市中心王爾德紀念牌上的作家名句—「有的人所到之處都會帶來快樂,而有的人則要等到他們離去的時候」

憤世嫉俗的表達

總而言之,格言和警句主要功能是可以讓人們安全地表達內心的痛苦,而不會被別人忽視或被告知不要總是發牢騷和抱怨。

歷史上,那些自身的經驗、看法和知識不能被社會主流所認識和接受的人們,往往會利用格言和警句這種表述方式。

這種情況在當今世界似乎也是如此——特別是在社交媒體平台上。

比如,推特(Twitter)上就聚集著大量平時處於社會主流邊緣的群體——變性者、同性戀者、性工作者、各類邊緣青年興趣團體、慢性病患團體等等……

那些感到「受壓迫」或者「被忽視」的群體,都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在相對不被騷擾的情況下對感到不滿的事展開輿論反擊。

在這些群體和個人中間,那些有能力以格言、警句等優雅和獨創方式做到這一點的人,他們的話會引起戲劇性的共鳴。

比如,法國作家吉德(Andre Gide)就總結說:「該說的都說了,但是沒人聽,所以就必須再說一遍」。

* 本文改編自 BBC Radio 3 紀錄片《現在的格言 - 風格失敗》

提醒:BBC中文除網絡版外,也開設推特@bbcchinese、臉書油管Instagram等社交平台頻道。歡迎登錄、瀏覽和註冊,以獲得BBC更多面向天下華人的新聞、文化和知識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