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太空種子 臺東寶桑國中學生:難敵地球病菌

寶桑國中是「種子上太空計畫」臺東唯一獲選的國中,分配到臺灣紅藜與番椒種子,在校園種植實驗組及對照組,並分析生長特性。
寶桑國中是「種子上太空計畫」臺東唯一獲選的國中,分配到臺灣紅藜與番椒種子,在校園種植實驗組及對照組,並分析生長特性。
寶桑國中學生發現紅藜太空組(右側)無論存活率、生長速度、平均高度與結穗狀況都明顯優於一般組。
寶桑國中學生發現紅藜太空組(右側)無論存活率、生長速度、平均高度與結穗狀況都明顯優於一般組。
番椒差異不大,且番椒一般組的生長狀況略優於太空組。
番椒差異不大,且番椒一般組的生長狀況略優於太空組。
去年11月中旬,兩組紅藜的葉子都開始出現橘紅色斑點,送往臺東農改場化驗,才知道是染上了炭疽病。
去年11月中旬,兩組紅藜的葉子都開始出現橘紅色斑點,送往臺東農改場化驗,才知道是染上了炭疽病。
臺東農改場人員會勘臺灣紅藜的生長環境與病況。
臺東農改場人員會勘臺灣紅藜的生長環境與病況。

臺東寶桑國中去年10月種下1批「上過太空」的臺灣紅藜、番椒種子,幾個月下來,發現太空紅藜生長速度較快,果實也結得較多,但番椒的生長狀態卻是未上過太空的較優,學生推測,或許是受到太空幅射影響導致種子產生變異,但無論有無上過太空,都難敵地球病菌。

臺灣參加日本主導的「亞洲種子送上太空計畫」,將臺灣紅藜、姬蝴蝶蘭、番椒及向日葵等4種種子送上太空旅行7個月,去年9月從日本寄送回臺灣中興大學,分送給全臺獲選參與計畫的中小學生,寶桑國中是臺東唯一獲選的國中,分配到臺灣紅藜與番椒種子,在校園種植實驗組及對照組,並分析生長特性。

經過3個月的觀察,學生李承哲說,番椒差異不大,但一般組發芽率較太空組高,果實長得也較好,而紅藜就有明顯差異,太空組無論存活率、生長速度、平均高度與結穗狀況都明顯優於一般組。蘇筱言說,推測可能是待過外太空受到幅射影響,「而且對穀物類可能比較好一點吧。」

另外,在種植過程中學生們有意外發現,蘇筱言說,約去年11月中旬,兩組紅藜的葉子都開始出現橘紅色斑點,「有嚇到,不知道是甚麼,感覺不像地球的產物」,緊急跟老師報告後,送往臺東農改場化驗,才知道是染上了炭疽病,也發現上過太空的植物既使長得比較好,但依然沒有抵擋地球病菌的能力。

與太空旅行種子相遇的經驗,讓學生腦洞大開,許芷綺說,起初想像去過太空的種子會長成畸型,可能長得過大或奇形怪狀,但實際上好像沒有太特殊的差異,「或許有一天地球真的不能待了,可以把地球的土壤運到太空,在太空船裡種植物,臺灣紅藜會是不錯的選擇。」

指導老師楊惠如表示,經由「太空種子」計畫,學生除了能夠學習到相關的自然科學概念,也嘗試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這是太空計畫的一小環,而他們自己正參與其中,並透過議題討論與長時間的接觸、實驗,使這群臺東孩子有機會開啟嶄新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