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客家館舍流標解約 改自營更慘

桃園客家局積極興建館舍,年底前將達7座客家亮點館舍,不分藍綠議員都直言,營運中3館流標、解約、賠錢,卻不見有人負責,全面改為自營不但增加人力和營運支出還無權利金,擔憂將完工4場館也命運多舛,甫上任的客家局長黃傅淑香允諾檢討改進,尋求資源活化。

議員彭俊豪說,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委外營運3度流標,最後由客家文化基金會代管,崙坪文化地景園區因廠商營運不佳,去年3月提前解約,加上原有的客家文化館,現有客家局管轄的3場館全採自營,與當初規畫的經營方式完全不同。

年底前還有4場館開張

彭俊豪說若加上年底前要開館的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台灣客家茶文化館、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及桃園北區客家會館等4場館,斥資高達17.6億,但客茶館OT案也因太商業被委員打槍告吹,感嘆客家局營運管理科僅5人,若7場館全自營,諷刺人人當館長都不夠,擔憂營運陷困境。

議員劉勝全也斥委外營運成效不彰,收回自己管不僅增加客家局人力負擔,每年還得編列近4千萬營運費,也減少權利金收入,籲新局長當「妙管家」拿出專業、把錢花在刀口上,不要讓客家場館淪為蚊子館或金爐館。

鍾肇政園區 人潮回流

議員褚春來則認為花大錢卻門可羅雀,像是崙坪文化地景園區1年1.2萬人次,平均1天僅30人,在地議員吳宗憲也感嘆「每次經過都很心痛!」斥對不起納稅錢,要求活化3館,更要建立新開4館的特色,議員黃婉如也說不要空有上億外殼,裡面卻空無內容。

「沒人希望成為蚊子館!」副局長戴興達坦言文化事業燒錢,太商業又失去初衷,像是鍾肇政園區由客家文化基金會代管後,文學沙龍場場爆滿,至於觀音崙坪交通較為不便,且疫情曾閉館數月,近期積極活化,強調7場館各有特色,4新館也已在設展,搭配影音絕對有可看性,會持續檢視,在商業和文化傳承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