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方舟航向第五年 我國植物園六成五保種率追趕國際

為搶救原生瀕危植物,林業試驗所訂定「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今年邁向第五年,我國域外保種率也自22%躍升至65%。台灣身為國際植物園保育聯盟(BGCI)成員,也依循「全球植物保育策略」(GSPC)訂定的2020年全球受脅植物域外保種率75%。林業試驗所上週召開「植物方舟:2023台灣植物園保育行動」研討會,集結美、歐、亞洲的植物園園長及相關代表,回顧過去四年的保種成果,並交流氣候變遷下瀕危植物的保育策略。

早期植物園為彰顯財力 現今強調生態文化保存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植物園早期並非為保育而成立。談起植物園的發展,康乃爾大學植物園園長鄧恩(Chirstopher P. Dunn)受邀出席「植物方舟:2023台灣植物園保育行動」研討會,他表示,植物園的歷史可以一路回溯至希臘、羅馬時期,當時有錢人家打造華麗庭院、競相比較,開放給大眾參觀只為展現財力。

有別於過去,近代植物園更提供人們互動交流、保育的功能。90年代中期,美國大眾公園協會(American Public Gardens Association)會長鼓勵植物園納入保育工作,卻遭到許多人反對,認為植物園應聚焦植物展示、教育推廣。

不過鄧恩有不同看法,他說:「如果你希望你的植物園裡有足夠的植物可以展示,那麼你不能不保護這些植物的棲地。」

域內保育(in situ conservation)、域外保育[1]ex situ conservation)、環境教育,不論選擇哪一種,鄧恩認為都要從保育出發。但走來並不容易,整整15年後,才讓幾乎美國所有的植物園都著手保育工作。近期植物園更發展出「生物與文化保育」(Bio-cultural Conservation)——除了保育植物或棲地之外,還要保存原住民與在地社群和自然的連結。

植物方舟航向第五年 直逼全球75%保種率目標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雖然我國劃有自然保育區,但有許多物種生長於劃定範圍外,域外保育因此扮演要角,植物園成為保育據點。台灣身為國際植物園保育聯盟(Botanic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GCI)成員,也遵循域外保種率75%目標。

林業試驗所所長曾彥學說明,2019年林業試驗所台北植物園啟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依據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中的受脅植物,建立以國家為基礎的域外、域內保育,並遵循採集倫理、發展科學研究、推動植物教育進行保種,確保與在地社群分享惠益。

2016年台灣瀕危植物域外保種率僅占22%,2022年達到65%,逼近全球目標75%。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組長董景生說明,域外保育要能推動成功,有賴於決策者與民間單位、地方社區的共同合作,以及保育認知的提升。

植物園方舟計畫設計展 x 鄭培哲工作室

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列出近千種受脅植物,鄭培哲工作室從受脅植物名單中,挑選出代表各縣市的焦點植物,並繪製插圖、設計製作成磁鐵小卡,為方舟計畫植物保育教育推廣之用。 此次展覽除能一次全覽方舟計畫的焦點植物,鄭培哲工作室更將精選部分植物重新繪製,並搭配台北植物園保種培育的植栽共同展出,期待民眾能更認識這些受脅植物的處境。 展覽時間|2023/03/17(五)~2023/04/30(四) *每週三至週日  9:30-16:30(04/05 清明節休館) 展覽地點|台北植物園南門町三二三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台北植物園 參考資料|台北植物園臉書粉專

註釋

[1] 域內/就地保育(in situ conservation)指在原自然棲息地和環境中進行保育。域外/遷地保育(ex situ conservation)指在原自然棲地以外的環境進行保育、復育,而保育的對象可以是完整的植物個體、種子、組織或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