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黨:道路防滑係數只考慮汽車?

日前立委盧嘉辰於立院交通委員會中,建議行政院公共工程會提昇道路路面的防滑係數規定,以確保廣大機車族行的安全。機車黨發起人董建一接受本報專訪表示,現在的道路防滑係數都是針對汽車設計,機車的相關研究付之闕如,現行法規早就不合時宜,他呼籲應把機車族的需求增列進去。 根據交通部統計,至今年一月為止我國機車數超過一千五百萬輛,雖然公共運輸在都會區十分發達,不過機車通勤實在是太方便了,許多民眾還是以機車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較為鄉間的地方,公共運輸不發達,機車更是主要的代步工具。 董建一指出,也因為我國交通設施對於機車族的設想不夠周到,導致許多原本可以避免的傷害卻不斷的發生,例如下雨天因為路滑導致跌倒的事故頻仍。 台灣道路不平早就不是新聞,遇到下雨天,道路更變得濕滑無比,騎車在路上不僅要小心汽車在身邊穿梭,還要小心路面的坑洞、積水以及打滑現象。 董建一表示,道路防滑係數不夠的問題,機車黨曾詢問過營建署道路工程組,他表示,根據營建署「市區道路暨附屬工程設計規範」這一本準則,所獲得的答案居然是目前的道路防滑係數是針對汽車所制定的,只因為編纂的當時認為機車族會過渡到開汽車,機車終究會消失,因此在道路防滑係數上並沒有對機車的需求多所著墨。 董建一表示,雖然這個準則去年已經針對自行車的部份進行增列,不過機車還是沒有,經了解才發現是因為整個營建署內並沒有機車專精人士,所以機車的部份一直以來都沒有相關研究文案。 董建一呼籲,營建署應該再修訂準則,不論是道路的防滑係數提昇,或者是道路設計的路幅寬度都要把機車的需求考量進去。董建一舉例表示,以山區道路而言,汽車與機車遇到相同的彎道所需要的道路寬度就不一樣。他說,兩種交通工具的轉彎方式不通,汽車可以小半徑轉彎,但是機車卻是以移動重心作為轉彎方式,彎道的道路寬度要求就比汽車大。 董建一強調,道路標線的設計也是相同,當初都是考慮到汽車駕駛人的需求,而非機車騎士,就連汽機車輪胎摩擦係數直到今年標準局才準備納入規範。董建一表示,由這些例子可以看出,機車族不受重視,相關標準也沒有納入。他強調這是政府單位必須要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