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公布歐中協定部分文本 德媒怎麼看?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題為“裡程碑的動搖”(Rütteln am Meilenstein)的文章寫道:“約30頁文本,——有人歡喜有人憤怒,就看角度如何了:周五,歐委會公布了希望與中國達成的投資協定的重要部分。”

強制勞工問題

文章寫道:“相關協定還須得到歐盟27國政府以及歐洲議員的通過。這並非板上釘釘,從歐委會與南美經濟共同市場(Mercosur)之間的貿易協定之爭,就可見一斑。”

“歐洲議會和部分成員國政府目前不予批准,因為巴西政府對亞馬遜地區焚燒雨林的應對措施太少。對中國的情況而言,爭議點將是勞工等社會標准。批評人士指責中國將維吾爾少數族群作為強制勞工。歐委會因此專門強調,此次協定是第一部北京承諾遵守’雄心勃勃的’社會與環境標准的協定。其中包括,北京政府承諾’持續致力於’簽署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規則。這在新公布在網上的文本中可以閱讀,是在第五條第二款第三段:投資與勞工。”

“但綠黨歐洲議員比提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認為這還不夠:歐委會’在強制勞工的問題上想要滿足於表面的口頭承諾,而不是至少有一個批准國際勞工組織公約的時間表,就像與越南的自貿協定那樣’,這位歐洲議會中國事務代表團主席在宣布達成原則性一致後批評說。”

《法蘭克福匯報》題為“歐中協定內容如何?(Was steckt im EU-China-Deal)”的文章寫道:“對這份協定,無論是工業界還是非政府組織、工會、綠黨和社民黨,都反應一般。後者是因為期待中國政府特別在新疆強制勞工問題上作出更大行動。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和德國工商會(DIHK)在宣布達成一致時的第一反應也頗為平淡。德國工業聯合會的一份分析中稱,未能看到市場准入方面決定性的進展。有關取消合資企業的規定,比如在汽車行業,北京早在2018年就宣布消息了。”

文章寫道:“但在歐委會看來,這兩個陣營的批評都沒有道理。周五,歐委會公布了12月達成一致的文本,並強調談判所取得的成功。”

歐委會: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歐盟一名高級官員強調,要做出正確的評估,應當關注這份文件的性質。這不是一份全面的自貿協定,而是一份對投資者的市場准入以及公平競爭條件作出規定的文件。…他說,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協定中也包含了一個以可持續性為主題的章節,包括環境和氣候保護以及勞工權益。”

“在市場准入方面,歐委會認為,談判的成功在於一些領域將獲得更大的開放,如混合與電動汽車制造、電信、雲端服務、金融及醫療服務業——條件是投資金額達到一定標准。比如,醫院的運營商未來在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將可獨立開設醫院,無需合資伙伴。”

文章寫道:“歐委會代表稱,最大的進展是制定公平競爭條件的規定,——即便絕非覆蓋問題的方方面面,而’僅僅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其中包括,中國至少會在企業獲得哪些補貼的問題上實現更多透明度。…此外,外國投資者不再被強迫交出技術,以換取在中國經營。”

質疑仍存

德國西北地區的《威悉河信使報》(Weser Kurier)題為“對中國的質疑仍存”(Skepsis gegenüber China bleibt)的評論寫道:“中國有所讓步。對與北京投資協定的批評者中,幾乎沒有人懷疑這一點。但同樣也只有很少人毫無質疑地信任中國會在取消強制勞工、公平對待企業等方面采取一如歐盟伙伴期待那樣的行動。”

“如今公布的文本尚須填充內容。但問題是,能否信任一個盡管承諾自由化但卻在香港顯露出獨裁面孔的國家政權?…歐洲議會不會在協定未作改進的情況下予以批准,——這樣做是好的。因為中國不單應在歐盟投資,也必須接受歐盟的規則。”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苗子(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