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日期為什麼是5月第二個星期日?為何發起人反因母親節活動被捕?

母親節是感謝媽媽的日子,全球許多國家都在5月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有些人會送康乃馨,藉此向母親表達感謝與愛意。那麼母親節由來是什麼?為何康乃馨會成為母親節禮物代表?各國又是如何慶祝母親節?一起來了解!

母親節代表花之所以是康乃馨,是因這是母親節發起人安娜的母親最喜歡的花。(示意圖/Getty Images)
母親節代表花之所以是康乃馨,是因這是母親節發起人安娜的母親最喜歡的花。(示意圖/Getty Images)

母親節由來是什麼?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

母親節歷史悠久,節日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臘時期,當時人們習慣在這一天舉行希臘眾神之母瑞亞(Rhea)的致敬儀式。17世紀中葉,這項習俗流傳至英國,基督徒以復活節前40天的四旬期首日為基準,將第四個星期日當作母親節,用以紀念耶穌的母親瑪利亞(Mary)。

現代母親節則與美國婦女安娜(Anna Jarvis)有關。美國南北內戰期間,安娜的母親安李維(Ann Reeves Jarvis)活躍於女權運動,致力改善公共衛生,降低嬰兒死亡率,看到母親富有同情心的良善表現,安娜一直都想設立一個節日感謝母親的付出,不料願望尚未實現,母親就在1905年過世。

延伸閱讀》母親節卡片怎麼製作?手把手教你做 跟著做準沒錯

母親節代表花 康乃馨象徵純潔

1907年5月是安娜母親過世滿兩周年的日子,她在第二個星期日的教堂禮拜上發起一場紀念母親的活動,人們配戴安娜母親生前最愛的白色康乃馨,象徵母親是純潔的化身。這是歷史上首次與紀念、感謝母親有關的節日活動,「康乃馨」也因此被視作母親之花,在日後用以表達對母親的依戀與感恩。

安娜認為,母親節是要感謝自己最偉大的媽媽,所以母親節英文是單數的「Mother’s Day」,而非複數的「Mothers’ Day」。而康乃馨花瓣不會下垂掉落,其慢慢向花心萎縮的特性,看起來就像母親擁抱小孩一樣,無私為家庭奉獻。

母親節立法成國定節日 美國規定全國懸掛國旗

安娜積極宣揚母親節理念,追隨者們也開始寫信給各地傳教士、政商名流和各州州長,力求將母親節升格成法定節日。多年不輟的努力,讓母親節理念獲得愈來愈多人認同,安娜所在城市費城最先開始舉辦官方母親節活動,其他州隨後相繼承認這個節日,並開始慶祝。

1913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立法,將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法定母親節。隔年時任總統威爾遜(Thomas Wilson)發布公告,每逢母親節,家家戶戶都需懸掛美國國旗,表示對母親的尊敬。

母親節康乃馨花色藏玄機 發起人反對「商業化」遭捕

如今母親節已成為國際性的節日,不少人會購買卡片及康乃馨,向母親表露感謝和愛意。母親節相關商品的價格,也隨之應聲飆漲,不同花色的康乃馨還被賦予不同意義,像是紅色康乃馨代表祝福母親長壽,粉色代表不朽的愛,黃色則代表感激之情;安娜最早在教堂中使用的白色康乃馨,則被後人視為對已故母親的思念。

然而這樣的說法讓母親節發起人安娜倍感失望,眼見原先單純的感謝節日成為商人大發利市的機會,安娜決定起身抗議,投入許多時間與金錢,創立「母親日國際協會」,終其一生致力杯葛以母親節為名的商業活動,還曾因闖進一場母親節募款聚會而被逮捕。

不同花色的康乃馨,被賦予不同意義,像是紅色康乃馨代表祝福母親長壽,粉色代表對母親不朽的愛。(示意圖/Getty Images)
不同花色的康乃馨,被賦予不同意義,像是紅色康乃馨代表祝福母親長壽,粉色代表對母親不朽的愛。(示意圖/Getty Images)

母親節送花寫卡片還能做什麼?德國婦女狂歡象徵經濟自由

時至今日,母親節已成為各國上半年的重要消費檔期,統計顯示,母親節是美國最多人外食的節日,也是繼耶誕節、情人節之後,第三多人寫卡片的日子,不過並非所有國家都用卡片和花束,來謝謝母親對家庭的貢獻。

希臘婦女在一年一度的「主婦休息日」,可以放下所有家務,到外盡情吃喝玩樂;德國有專門給婦女狂歡的「女人節」,除了慶祝女性權益進步,也象徵女性有權獲得經濟自由的機會;每年1月1日至1月4日則是瑞士的「婦女掌權日」,這段期間男性在家中都要聽女性的話,以示對她們的尊重。

母親節日期這些國家不一樣 南斯拉夫慶祝方式超逗趣

不同於美國母親節歷史,法國因為19至20世紀婦女平均生育率位居全西歐最低,當局遂於1950年將每年5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用以讚美女性生育能力,以及感謝母親養育孩子,盼能鼓勵女性生小孩。

泰國則將母親節定在8月12日,這天是現任泰王的母親詩麗吉王后的生日,民眾會懸掛國旗和象徵詩麗吉王后的藍色旗幟一同慶祝,學校裡也會透過社交舞或歌劇表演,讚頌母愛的偉大。

最逗趣的母親節非南斯拉夫莫屬,會在耶誕節前兩周慶祝母親節,這一天清晨,孩子會趁媽媽還在睡覺時,偷偷溜進房間將她五花大綁,等媽媽醒來發現,拿出預藏的小禮物送給小孩後,才會將媽媽鬆綁。

實習記者:廖彥甄

核稿編輯:廖梓鈞